《【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时间: 2025-01-19 13:49:12

答卢疏斋山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开年近,酿酒醇,是谁传竹边梅信?

小斋中主宾三四人,旋蒸来醉乡风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开年近,酿酒醇,
是谁传竹边梅信?小斋中主宾三四人,
旋蒸来醉乡风韵。


白话文翻译:

这首曲子描绘了无数的烟雾缭绕,令人感到憔悴的玉堂人物。倚靠在窗边,感觉自己活得如此痛苦,真希望能随大江东流而去。冬季的聚会中,黎正卿在席上迎来新年,醇酒酿成。是谁传来了竹边梅花的消息?在小书斋中,主宾三四人围坐,共同品味醉乡的风韵。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数:形容数量很多,难以计算。
  • 玉堂:指高雅的居所,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
  • 倚篷窗:倚靠在窗边,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惆怅的状态。
  • 随大江东去:表达对远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黎正卿: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具体身份可查考。
  • 竹边梅信:竹边的梅花传来的消息,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典故解析:

  • 大江东去:出自《滕王阁序》,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梅信:梅花通常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传达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珠帘秀,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闻名,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季,由于对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写成,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期盼。


诗歌鉴赏: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通过对冬季聚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开头的“无数,烟万缕”形成了一种迷离而又凄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被种种烦恼包围。诗人依靠窗边,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惆怅,生动地刻画出一种渴望摆脱现实的心情。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将目光转向冬季的聚会,黎正卿的出现象征着新年的希望。酿酒的场景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人际交往中的温情。在这样的聚会中,梅花的消息又象征着春天的来临,预示着新生和希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曲调的韵律,音调柔和而富有感染力,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通过对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人成功地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也使得这首诗在元代诗词中独具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数,烟万缕,憔悴煞玉堂人物。”:通过“无数”和“万缕”展现了环境的复杂与压抑,同时“憔悴”则直接描绘出人物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忧伤。
  • “倚篷窗一身儿活受苦,恨不得随大江东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无奈,渴望逃离现实的心情,使用了“随大江东去”的意象,增强了对自由的向往。
  • “冬季会黎正卿分司席上开年近,酿酒醇,”:描绘了冬季聚会的热闹场面,带有生活的气息,酿酒的醇厚感也让人感受到温暖。
  • “是谁传竹边梅信?”:引入梅花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希望,带来了一丝生机。
  • “小斋中主宾三四人,旋蒸来醉乡风韵。”:描绘出朋友间的温情互动,醉乡的意象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随大江东去”暗含了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
  • 对仗:如“主宾三四人,旋蒸来醉乡风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冬季的聚会和对梅信的渴望,呈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迷茫与困惑。
  • 玉堂:象征着高雅的生活与文人气质。
  • :象征着坚韧与希望。
  • 醉乡: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信”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的到来
    • B. 春天的希望
    • C. 夏天的阳光
  2. “随大江东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财富
    • B. 自由
    • C. 名声
  3. 诗歌中提到的聚会是在什么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冬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元代珠帘秀与唐代李白的诗作,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态度的思考,但珠帘秀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以豪放著称,表达了更加奔放的个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