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塘路东头乌桕林,偶携藤杖得幽寻。
桃源阡陌自来往,辋口云山无古今。
远浦过帆供极目,暮天横雁入微吟。
归来更觉愁无那,剩放灯前酒碗深。
白话文翻译:
在东村的塘路旁,有一片乌桕树林,我偶尔携带藤杖,静静寻幽。
桃源的田间小路上总有行人往来,而辋口的云山景色无关古今。
远处的海湾上,船只经过,尽情遥望;傍晚的天空中,雁阵横飞,轻声吟唱。
归来后更觉得无处排解愁绪,唯有在灯下独饮酒杯,心情愈加沉重。
注释:
- 塘路: 指水塘边的小路。
- 乌桕: 一种落叶乔木,常用于园林景观。
- 藤杖: 用藤条制成的手杖,象征着闲适和隐逸。
- 桃源: 典出《桃花源记》,指的是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 阡陌: 田间小路,表示乡村宁静的生活。
- 辋口: 古地名,这里引申为美景。
- 过帆: 船帆经过的景象。
- 横雁: 指在空中飞翔的雁,寓意孤独与惆怅。
- 愁无那: 愁苦没有去处,表达无奈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生于1125年,卒于1210年。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政治失意后的感伤。诗中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愁苦。
诗歌鉴赏:
《东村》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与乡村的思念。诗的开头描绘了东村塘路旁的乌桕林,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偶尔携带藤杖,仿佛在寻觅内心的宁静。接着,诗人将眼光投向桃源的田间小路和辋口的云山,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桃源的意象则增添了诗的梦幻与理想色彩。
在远浦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过帆供极目”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眺望与思考,而“暮天横雁入微吟”则引入了孤独感,夜幕降临,雁阵飞过,带来一丝惆怅。最后一联,诗人回到现实,内心的愁苦愈加明显,唯有在灯下独饮酒碗,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塘路东头乌桕林: 描绘自然环境,设定了诗的背景。
- 偶携藤杖得幽寻: 表达诗人随意散步,寻找幽静的心境。
- 桃源阡陌自来往: 提到理想的桃源,表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辋口云山无古今: 通过对比,强调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无常。
- 远浦过帆供极目: 视觉的开阔,表达诗人对远方的渴望。
- 暮天横雁入微吟: 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感受到秋天的惆怅。
- 归来更觉愁无那: 回到现实的愁苦,强化了诗的主题。
- 剩放灯前酒碗深: 通过饮酒来排解愁绪,但愁苦更深。
-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将生活比作桃源,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 拟人: 描述自然景物时,赋予其情感,如“雁入微吟”。
- 对仗: 诗中每联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愁苦,反映了人生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乌桕林: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 桃源: 理想的生活与世外桃源的象征。
- 云山: 自然的永恒,表示人事的短暂。
- 帆船与雁: 代表远方的追求与孤独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东村》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陆游
C) 杜甫
D) 李白 -
“桃源”在诗中指代什么? A) 一座城市
B) 理想的生活
C) 一片树林
D) 一条河流 -
诗中“愁无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抑郁
C) 自豪
D) 愤怒
答案:
- B) 陆游
- B) 理想的生活
- B) 无奈与抑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
诗词对比:
- 陆游与王维在描绘自然时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王维更注重于山水画的意境,而陆游则强调个人情感的体验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