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送李公敏》
时间: 2025-01-06 09:25: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送李公敏
作者: 王结 〔元代〕
渺平芜千里,烟树远淡斜晖。正秋色横空,西风浩荡,一雁南飞。
长安两年行客,更登山临水送将归。可奈离怀惨惨,还令远思依依。
当年寥廓与君期。尘满芰荷衣。把千古高情,传将瑶瑟,付与湘妃。
栽培海隅桃李,洗蛮烟瘴雨布春辉。鹦鹉洲前夜月,醉来倾写珠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平原上,看到远处的烟树和斜晖,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与思念。诗中提到长安的旅途,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尽管心中充满离愁,但仍希望将自己的高尚情感传递给友人。在描绘桃李花开、春雨滋润的美好情景中,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与祝福。最后,作者在鹦鹉洲前的月光下,醉意朦胧中写下了美丽的诗句。
注释
- 渺平芜:渺小的平原,广阔而空旷。
- 烟树:远处的树木在烟雾中显得模糊。
- 横空:横贯天空,形容秋天的景象。
- 一雁南飞:一只大雁向南飞去,暗示秋天的到来和离别之感。
- 长安:古都,象征着繁华和思念。
- 芰荷衣:指的是沾满尘土的衣服,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瑶瑟、湘妃:瑶瑟为古代乐器,湘妃为传说中的女子,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结是元代的词人,生平较少记载,但其词风清新婉约,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送别友人李公敏时,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伤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散与游子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 送李公敏》是一首充满浓厚情感的送别词。作者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刻画出一幅秋天的画面,展现了离别时的哀愁。开头的“渺平芜千里”描绘了辽阔的秋景,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氛围。接着,飞南的大雁成为离别的象征,表达了离愁别绪。
在词的中段,作者通过对长安的回忆,强调了与友人共度的时光与深厚的情谊,展现了离别的无奈与惆怅。作者希望将自己的情感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给友人,这种情感的传递为整首词增添了文化的深度。
最后一句“醉来倾写珠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在酒意朦胧中,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中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渺平芜千里,烟树远淡斜晖。”:描绘了秋天的广阔平原,衬托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正秋色横空,西风浩荡,一雁南飞。”:秋天的气息愈发浓厚,飞雁象征着离别。
- “长安两年行客,更登山临水送将归。”:两年未归的旅人,临水送别,表达了深深的思念。
- “可奈离怀惨惨,还令远思依依。”:离别的悲伤难以承受,思念之情愈加浓烈。
- “当年寥廓与君期。”:回忆起曾经的约定,感慨时光的无情。
- “尘满芰荷衣。”:旅途的艰辛与满身的尘土,象征着不易。
- “把千古高情,传将瑶瑟,付与湘妃。”:希望将高尚的情感通过音乐传递给友人。
- “栽培海隅桃李,洗蛮烟瘴雨布春辉。”:描绘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 “鹦鹉洲前夜月,醉来倾写珠玑。”:在夜月下,借酒抒怀,写下美丽的诗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词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离别情感,表达了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旅途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色:象征着离别与伤感。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思念。
- 大雁:象征着离去与归宿。
- 瑶瑟:象征着高尚的情感与文化传承。
- 夜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公敏
- B. 王结
- C. 白居易
-
“一雁南飞”象征了什么?
- A. 归宿
- B. 离别
- C. 游玩
-
词中提到的“瑶瑟”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离愁别绪。
- 李白《送友人》:描绘了友人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王结的《木兰花慢》和李白的《送友人》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王结更加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白则侧重于朋友间的情谊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元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结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