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挽迪生》
时间: 2025-01-14 20:15: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挽迪生
作者:刘永济 〔清代〕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
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
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
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
谁云,天道亲仁,回短折,路长存。
算古来如此,君宁有恨,我恸斯文。
乾坤,乍经浩劫,对寒灰加意惜芝焚。
神理绵绵未尽,灵兮来享清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伤。开头提到修门的路途遥远,已无处再归,暗指失去的友人无法回到身边。接着,梦中所见的关山如同现实的羁绊,游走在京城的愁绪如同迷雾般沉重。回想起旧时的朋友,相互扶持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为何这位如亭亭玉树般的朋友,竟然化作了新坟中的草木呢?有人说,天道是亲近仁爱的,然而短暂的生命却又如此脆弱,长存的道路却无比漫长。古往今来都是如此,君是否有怨恨?我只能在此文中痛哭。天地之间,经历了浩劫之后,面对灰烬,特别珍惜那被焚烧的芝草。神理仍然绵绵未尽,灵魂啊,请来享受这清酒盛宴。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修门路杳:修理的路途遥远,表示迷茫和无处归依。
- 骚魂:指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像骚客的魂魄一样流连忘返。
- 关山:喻指险阻的道路和遥远的距离。
- 亭亭玉树:形容朋友的高雅和气质。
- 寒灰:比喻朋友的遗骸或逝去的生命,表示哀痛。
典故解析
- 词中提到的“天道亲仁”可追溯至《论语》,表达了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济,清代诗人,生于文学氛围浓厚的时代。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词是为悼念友人迪生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追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时代背景下,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感情与历史交织,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挽迪生》是一首充满感情的悼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即以“指修门路杳”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接着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感和愁苦。后段提到“亭亭玉树”与“宿草新坟”的强烈对比,既表现出对友人昔日风采的怀念,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这首词不仅是对友人的哀悼,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天道亲仁”反映了诗人对命运和人性之间关系的探讨。结尾处的“灵兮来享清尊”更是将感情升华,表现出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指修门路杳,竟无地返骚魂。”:表达对友人思念的无奈与迷茫。
- “但断梦关山,羁游京国,莽莽愁云。”:梦中所见的远山与现实的羁绊形成对比,加深愁苦。
- “酸辛,旧时俊侣,抚遗篇犹似见丰神。”:回忆旧友的容颜与往日的情谊,情感真挚。
- “何意亭亭玉树,顿成宿草新坟。”:对朋友的美好形象与逝去的惋惜交织,形成强烈反差。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如“亭亭玉树”与“宿草新坟”,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多处隐喻,如“寒灰”代表逝去的生命,含义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通过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门路:象征人生的道路与归宿。
- 关山:代表人生的困难与障碍。
- 亭亭玉树:象征高雅的品格与美好的友谊。
- 宿草新坟:隐喻生命的终结与逝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亭亭玉树”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的高雅气质
- B. 一种植物
- C. 友人的坟墓
-
“寒灰”在诗中暗指什么?
- A. 逝去的生命
- B. 生活的艰辛
- C. 朋友的情感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刘永济的《木兰花慢》更加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豪放的历史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的风格差异,前者更内敛,后者则豪放不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典》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刘永济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