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睡》

时间: 2025-01-01 16:09:18

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

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睡
白居易 〔唐代〕
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
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白话文翻译:

火焰在寒冷的缸中已经熄灭,漏水声渐渐延长,天亮得也迟了。
年纪渐长,自己自然就无法入睡,这并不是因为在守护“三尸”。

注释:

字词注释:

  • 焰短:火焰短小,指明亮的火光已经快熄灭。
  • 寒缸:寒冷的器皿,这里可能指一个没有火的地方。
  • 晓漏:指天亮时滴水的声音,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年衰:年纪渐长,形容身体疲惫。
  • 不睡:无法入睡。
  • 守三尸:传说中人的三尸神,指人内在的三种精气,若不能安睡则为守护。

典故解析: “三尸”说是道教典籍中的概念,指人身内的三种灵魂,若心中烦忧则会影响安宁,导致失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关注民生,风格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正值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思绪纷乱,夜不能寐,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思索。

诗歌鉴赏:

《不睡》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诗人以简单的日常景象引出内心深处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焰短寒缸尽”和“声长晓漏迟”,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景象,火焰即将熄灭,天色也渐渐变亮,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显得尤为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则直接表达了白居易的内心状态。随着年纪的增长,身体的疲惫使他无法入眠,而这并不是因为他在“守三尸”,而是对人生的无奈与淡淡的忧伤。诗人以“年衰”来反映自己对生命的感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短暂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时间的深刻认识,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焰短寒缸尽:形象地描绘了深夜火焰即将熄灭的情景,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2. 声长晓漏迟:滴水声与天亮的延迟,象征着时间的缓慢流逝,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3. 年衰自无睡: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疲惫使人无法入睡,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
  4. 不是守三尸:强调失眠的原因不是因为心中有怨恨,而是对生命的无奈和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火焰的短促与滴水声的延长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孤独感。
  • 隐喻:火焰与生命的脆弱相互映衬,暗示人生命的有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无常与时间流逝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在晚年时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焰:象征生命的热烈与短暂。
  • 寒缸:代表冷清的环境,暗示孤独和无助。
  • 晓漏:用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不睡》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思考
    C. 愤怒

  2. “焰短寒缸尽”中“焰”指的是什么? A. 火焰
    B. 月光
    C. 星星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不睡》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白居易更侧重于对年华流逝的无奈,而李白则在思乡情绪中流露出对时间的哲理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