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半子,孝养父母存终始。
百年恩爱暂时间,莫学愚人不欢喜。
白话文翻译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珍惜他们的生死相依。
百年之间,父母的恩情转瞬即逝,切莫像那些愚蠢的人那样不懂得珍惜快乐。
注释
- 夜半子:指深夜,通常指子时(23:00-01:00),这是一个静谧的时刻,适合思考和反省。
- 孝养:指对父母的孝顺和养护,古代儒家强调孝道。
- 存终始:存有起始与结束,强调在父母生前和去世后都应有孝心。
- 恩爱:父母对孩子的深厚情感和关爱。
- 愚人:指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
典故解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诗中提到的“愚人”可能暗指那些不懂得珍惜亲情、对父母缺乏关怀的人。儒家思想则一直提倡孝顺,因此该诗也可以看作是对这一价值观的强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乐府诗闻名,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平易近人,常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在唐代,孝道思想深入人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父母的敬爱和对孝道的倡导,反映了社会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十二时行孝文》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的孝敬之情,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夜半子”引入,强调了深夜的宁静和思考的时刻,让人更容易反思自身的行为。子女在父母生前应尽心尽力,去孝敬和照顾他们,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连接。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莫学愚人不欢喜”警示人们,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光,不要做那些不懂得珍惜快乐的人。诗中隐含着对亲情的珍惜和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生命的短暂时所应有的态度。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传统孝道的承袭和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位诗人对于人伦关系的深切关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夜半子”:在夜深时分,暗示一个安静、适合思考的时刻。
- “孝养父母存终始”:强调无论何时都要孝敬父母,从生到死都要铭记。
- “百年恩爱暂时间”:父母的恩情虽然深厚,但时间短暂,需珍惜。
- “莫学愚人不欢喜”:不要像那些愚蠢的人一样,不懂得珍惜与父母相处的快乐。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例如“存终始”与“恩爱暂时间”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弘扬孝道,提醒人们珍惜与父母的关系,强调时间的宝贵和亲情的无价。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夜:象征安静和反思。
- 父母:象征着生命的源泉和爱的根基。
- 愚人:象征那些不懂得珍惜的人,反映出一种社会批判的视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夜半子”指的是哪个时刻?
- A) 早晨
- B) 中午
- C) 深夜
- D) 傍晚
-
诗中强调孝养父母的表达是?
- A) 孝顺
- B) 忘却
- C) 逃避
- D) 无所谓
-
“莫学愚人不欢喜”中的“愚人”是指?
- A) 聪明人
- B) 不珍惜亲情的人
- C) 忍耐的人
- D) 幸福的人
答案:
- C) 深夜
- A) 孝顺
- B) 不珍惜亲情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游子吟》:孟郊的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
- 《孝道歌》:反映了传统孝道的理念。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与孟郊的《游子吟》都强调了孝道,但白居易更注重提醒人们珍惜时间,而孟郊则更侧重于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与感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