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妃怨
作者: 陈羽 〔唐代〕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舜帝想要巡视蛮荒之地,南巡并非为了休闲游玩。
九座高山在阳光下显得沉重,两个女子在沧洲上悲泣。
目光所及,楚地的云彩已经断绝,怨恨随着湘水不断流淌。
直到今天听到琴瑟的声音,愁苦无法自已,令人咽气。
注释:
- 舜: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代表仁德之治。
- 省:巡视、考察。
- 蛮陬:蛮族聚居的地方,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 逸游:安逸的游玩。
- 二女:传说中的湘妃,因爱情悲剧而泣泪。
- 沧洲:指水边的荒凉之地。
- 楚云:指楚地的云,象征故乡的情怀。
- 鼓瑟:弹奏瑟(古乐器),引发对往事的回忆与愁苦。
典故解析:
“湘妃”源于《楚辞》,指的是湘江的两位女子,因爱而生的悲哀。诗中提到的舜帝巡视,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羽,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丽而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用历史传说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湘妃怨》通过描绘舜帝南巡的场景,展现了湘妃的悲伤情感。诗的开头提到舜帝的巡视,暗示历史的沧桑与遗憾。随之而来的“二女泣沧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湘妃因爱情未果而泪流满面的悲惨境遇。诗中“目极楚云断”的意象,描绘了遥望故乡的无限愁苦,恰如湘水的流淌,永无止息。最后一句“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则以乐器的声音引发深切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无奈的绝望。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舜帝想要巡视蛮荒的地方,南巡并不是为了休闲,而是有更重要的目的。
- 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沧洲:在沉重的阳光照耀下,两个女子在水边悲泣,暗示了她们的悲伤。
-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眼望楚地的云彩已然断绝,怨恨的情感如湘水般不断流淌。
-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直到今天,听到琴瑟的声音,愁苦压抑,令人无法忍受。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湘水流”比喻情感的不断流淌。
- 拟人:将情感赋予自然景象,如“楚云断”。
- 对仗:如“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湘妃的悲哀,反映了对美好爱情缺失的惋惜与对历史的追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无奈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湘水:象征爱情的流逝与人间的悲苦。
- 二女:代表了爱情与忠贞的女性形象。
- 楚云: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湘妃怨中的“二女”指代的是谁?
- A. 舜帝的妻子
- B. 传说中的湘妃
- C. 南巡的侍女
-
“至今闻鼓瑟”的意思是?
- A. 听到乐器的声音感到快乐
- B. 听到乐器的声音感到悲伤
- C. 没有听到音响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经典作品,表达对爱与国家的深切思考。
- 《红楼梦》中的诗词:同样展现了爱情的无奈与悲剧。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更为豪放。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涉及思念与哀愁,但更贴近家庭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曲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