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日即事》

时间: 2025-01-17 10:36:40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
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白话文翻译:

汉江在天边向东流去,巴塞山脉在万里秋色中显得苍凉。重阳节刚过,我因病卧床,一枝残菊更添了我的忧愁。

注释:

  • 汉江:指中国的汉江,流域宽广,水流东去。
  • 巴塞:可能指巴山和塞外,形容山脉的壮丽。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节,象征着长寿和敬老。
  • 残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残指其凋零,象征着衰败和忧愁。
  • 不胜愁:承受不住愁苦,表达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常表现出独特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哲理思考。
  •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重阳节后,诗人因病感受到时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汉江与巴塞山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主观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开头“汉江天外东流去”,展现了自然的壮阔,暗示着时间的无尽流逝。接着“巴塞连山万里秋”,通过描绘秋季的苍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重阳节是一个团圆和庆祝长寿的节日,但诗人在节日过后却因病而感到无奈与失落,这种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最后一句“一枝残菊不胜愁”,不仅仅是对色彩的描绘,更是对生命的感叹,菊花在秋冬时节虽依然盛开,但已显得残败,象征着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伤。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极具感染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江天外东流去:开篇描绘了汉江的流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巴塞连山万里秋:描绘了秋天的山脉,表现出一种苍凉与孤独的美感。
    • 节过重阳人病起: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病痛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的孤独感。
    • 一枝残菊不胜愁:用残菊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愁苦,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汉江”与“巴塞”作为背景,反映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 拟人:通过“残菊”的描绘,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抒发了深沉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分析:

  • 汉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旅程。
  • 巴塞山:代表自然的壮丽与秋天的萧瑟。
  • 重阳节:象征着团圆与长寿,但在此却成了孤独的对比。
  • 残菊: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衰败,传达出深沉的忧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 A. 黄河
      • B. 汉江
      • C. 长江
    2. 重阳节通常是在农历的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九月
      • C. 十月
    3. 诗中“一枝残菊”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喜悦
      • B. 忧愁
      • C. 愤怒

答案

  1. B. 汉江
  2. B. 九月
  3. B. 忧愁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秋兴八首》
  • 诗词对比

    • 陈羽的《九月十日即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然而后者更强调酒中的豪情,而陈羽则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与生命脆弱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