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子规》

时间: 2025-01-04 12:48:21

枝上声声怨落晖,居人闻此也沾衣。

啼时莫近湘山路,更有长沙客未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枝上声声怨落晖,
居人闻此也沾衣。
啼时莫近湘山路,
更有长沙客未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树枝上鸟儿的哀怨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对落日的惆怅,居住在附近的人听到这样的声音,不禁感到心情沉重。啼叫声响时,最好不要靠近湘山的道路,因为还有远方的长沙客人未能归来。

注释:

  • 枝上:树枝上。
  • 声声怨:一声声的哀怨的鸣叫。
  • 落晖:夕阳的余晖,指日落时的光辉。
  • 沾衣:沾湿衣襟,形容因感情而流泪或者因感伤而心情沉重。
  • 啼时:鸟儿鸣叫的时候。
  • 湘山路:湘山是指湖南的山,路指通往湘山的道路。
  • 长沙:指长沙,地名,诗中暗指游子未归。

典故解析:

“湘山”与“长沙”都指向湖南地区,富有地方文化和情感的色彩。历史上,长沙是著名的文化城市,常作为游子思乡的象征。此外,子规即杜鹃,是春天的象征,其啼叫常被视为离别和思念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抒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受到自然景象的触动,表达了对游子思乡与离别的感慨。正值日落时分,鸟鸣声声,诗人思绪万千,产生了对未归客人的深切关注与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闻子规》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作,通过鸟鸣与日落描绘出一种哀怨的氛围。诗中“枝上声声怨落晖”一句,展示了鸟儿在暮色中啼鸣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怅惘。鸟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恰如人们对故乡的思念。接着,诗人提到“居人闻此也沾衣”,这里的“沾衣”形象地描绘出听到鸟鸣后心中涌起的伤感,仿佛悲伤的情绪令衣襟都被泪水浸湿。

在“啼时莫近湘山路”中,诗人提醒人们在鸟儿鸣叫之时,最好不要靠近湘山的路,这一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在此时此刻,凭添更多的思绪与忧愁,仿佛在暗示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更有长沙客未归”则将思乡的情感推向高潮,长沙的游子未归,象征着无尽的思念与等待。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深入探索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生命、时间与归属的深刻思考,具有很强的共鸣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枝上声声怨落晖:在树枝上,杜鹃鸟声声哀怨地叫着,为落日的余晖感到惆怅。
  2. 居人闻此也沾衣:住在附近的人听到这声音,不禁感到伤心,眼泪湿润了衣襟。
  3. 啼时莫近湘山路:在鸟儿鸣叫的时候,最好不要靠近湘山的道路。
  4. 更有长沙客未归:还有长沙的游子尚未归来,增添了思乡的愁绪。

修辞手法:

  • 拟人:将鸟儿的鸣叫描写为“怨”,赋予其人的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节奏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枝”、“声”、“落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愁思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杜鹃的哀鸣和夕阳的余晖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思乡之情的深切感悟。诗中蕴含着对游子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浓厚的乡愁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脆弱。
  • 声声:反复的鸣叫,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落晖:夕阳的余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哪个? A. 燕子
    B. 杜鹃
    C. 知更鸟
    D. 喜鹊

  2. 诗中“居人闻此也沾衣”中的“沾衣”指的是什么? A. 衣物沾湿
    B. 伤心流泪
    C. 沾染香气
    D. 衣物被风吹动

  3. 诗人提到的“长沙”意指: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个城市
    D. 一种花

答案:

  1. B. 杜鹃
  2. B. 伤心流泪
  3. C. 一个城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王恭的诗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强调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恭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杜甫与王恭的诗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