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风一雁海城头,
羌笛声中水乱流。
枫叶萧萧山月下,
戍楼残火几家秋。
白话文翻译:
一只孤雁在西风中飞过海城的上空,
羌笛的声音伴随着湍急的流水。
枫叶在山月的照耀下纷纷飘落,
戍楼的残火映照出几家人家的秋天。
注释:
- 西风:指的是秋天的风,象征着寒冷的到来。
- 一雁:孤雁,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情感。
- 羌笛:羌族的乐器,音色悠扬,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水乱流:形容水流湍急,可能暗示着不安和动荡。
- 枫叶萧萧:枫叶在秋风中飘落,营造出凋零和萧瑟的氛围。
- 戍楼:防御性的建筑,象征着边疆的守卫。
- 残火:指的是微弱的火光,可能是夜晚的篝火,代表人们的温暖和归属感。
典故解析:
本诗中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羌笛声”常与思乡、离别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恭,明代诗人,其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他的诗常带有浓厚的乡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可能是在秋天的傍晚,面对海城的美景,感受到季节变迁带来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明代社会动荡不安,边防问题严重,诗人通过描绘戍楼和羌笛,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诗歌鉴赏:
《海城秋晚》通过细腻的描绘,呈现出一个秋天的傍晚景象,交织着孤独与思乡的情感。首句“西风一雁海城头”,孤雁在萧瑟的风中飞过,象征着离别与孤独,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接着的“羌笛声中水乱流”,羌笛的悠扬与水流的急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第三句“枫叶萧萧山月下”,秋天的枫叶在月光下飘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戍楼残火几家秋”,戍楼的微弱火光映射出几户人家的秋天,既有温暖的归属感,也暗含着人们对安宁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风一雁海城头:西风中飞来一只孤雁,表现出孤独感。
- 羌笛声中水乱流:羌笛的声音中,水流显得混乱,传达了内心的动荡。
- 枫叶萧萧山月下:在山月下,枫叶纷纷落下,营造了萧条的气氛。
- 戍楼残火几家秋:戍楼的微弱火光照亮了几家人的秋天,象征着温暖与归属。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雁比作孤独的心情。
- 拟人:羌笛声与水流的关系,赋予无生命的事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思乡和安宁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历史背景下的情感挣扎。
意象分析:
- 孤雁:象征孤独与离别。
- 羌笛:代表思乡情怀。
- 枫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季节的变迁。
- 戍楼:象征守护与边疆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风一雁指的是什么?
- A. 孤独的心情
- B. 丰收的季节
- C. 快乐的旅行
-
诗中提到的“羌笛”代表了什么?
- A. 战争
- B. 思乡
- C. 友谊
-
“戍楼残火几家秋”中的“残火”指的是什么?
- A. 余温
- B. 暖意
- C. 微弱的火光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与家庭关系,而王恭的诗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恭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