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真个忆。花下雨声初息。猛记乌衣曾旧识。丁宁教去觅。春半峭寒犹力。泪滴两襟成迹。独倚危阑清昼寂。草长流翠碧。
白话文翻译:
确实让我想起了往事。在花下,雨声刚刚停息。我猛然记起曾经与乌衣巷的旧友相识。朋友叮嘱我去寻找。春天已过了一半,寒意依然强烈。泪水滴落在衣襟上,留下痕迹。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寂静。草丛茂盛,流动着翠绿色。
注释:
- 真个忆:确实想起。
- 乌衣:指的是乌衣巷,古代诗人王士祯、刘长卿等的隐居之地。
- 丁宁:叮嘱。
- 峭寒:寒气逼人,寒意仍然强烈。
- 泪滴两襟成迹:泪水滴落在衣襟上,留下了痕迹。
典故解析:
“乌衣巷”是唐代诗人王士祯的名句,暗示着对旧友的怀念,此处引申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生卒年不详),字君士,号清白,南宋时期的诗人。沈端节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沈端节对旧友的追忆之时,表现了他对往昔友谊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却又充满了孤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谒金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深切怀念,诗中“花下雨声初息”给人以清新而宁静的感觉,仿佛是春日的柔和气息。而“猛记乌衣曾旧识”则突显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乌衣巷的典故在此处不仅仅是地名,更是对美好友谊的寄托。此处的“丁宁教去觅”让人感受到一种即便时光流逝,友情依然存在的希望。
而“春半峭寒犹力”一句则是一种矛盾的情感,春天已经来临,却依然感受到一丝寒意,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结尾的“草长流翠碧”则描绘出春天草木繁盛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与情感的冲突。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清新,展示了沈端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真个忆:开篇直接表明怀念的情感。
- 花下雨声初息: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雨声刚停,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猛记乌衣曾旧识:回忆起与朋友的美好时光,乌衣巷的友谊成为情感的寄托。
- 丁宁教去觅:朋友的叮嘱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深厚。
- 春半峭寒犹力:春天的温暖与寒意并存,暗示作者内心的矛盾。
- 泪滴两襟成迹:情感的流露,泪水留下的痕迹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独倚危阑清昼寂:孤独的身影,静谧的环境,强调内心的孤寂。
- 草长流翠碧:自然的繁盛与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使情感更加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半峭寒犹力”对“泪滴两襟成迹”。
- 拟人:雨声的停息,赋予自然以情感。
- 比喻:草长流翠碧,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孤寂。友情虽远,但情感依旧深厚,展现了沈端节细腻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着美好与希望。
- 雨:代表着情感的流露与洗礼。
- 乌衣巷:象征着旧友的记忆与美好时光。
- 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真个忆”意指什么? A. 确实想起
B. 假装记得
C. 忘记了 -
“泪滴两襟成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
“乌衣”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城市
B. 一条街巷
C. 一座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士祯的《乌衣巷》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乌衣巷》与《谒金门》两首诗都涉及到对友谊的怀念,但王士祯的诗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感,而沈端节则更多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端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