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居有怀 寇准 〔宋代〕
疏林频落叶,孤僻继离骚。 独坐闻鸿远,闲吟见月高。 梦回更自永,思苦夜何劳。 寂寂西郊内,披衣听海涛。
白话文翻译:
稀疏的树林频繁地落叶,我孤僻的性格继承了离骚的忧郁。 独自坐着听到远处鸿雁的叫声,悠闲地吟诗时看到月亮高高升起。 梦醒后感到更加漫长,思绪痛苦夜晚为何如此劳苦。 在西郊的寂静中,披上衣服聆听海涛的声音。
注释: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孤僻:性格孤僻,不合群。
- 离骚:指屈原的《离骚》,表达忧国忧民和个人遭遇的悲愤。
- 鸿: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的消息或远行的旅人。
- 闲吟:悠闲地吟诗。
- 梦回:梦醒。
- 永:漫长。
- 思苦:思绪痛苦。
- 寂寂:寂静无声。
- 西郊:城西的郊外。
- 披衣:穿上衣服。
- 海涛:海浪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以直言敢谏著称,文学上擅长诗词,风格多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此诗可能作于他晚年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孤独、忧郁的心境和对远方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寇准在晚年因政治斗争失意,选择隐居。这首诗反映了他隐居生活中的孤独和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倾听,体现了他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疏林落叶、孤僻离骚为开篇,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心境。独坐闻鸿、闲吟见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梦回更自永、思苦夜何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长夜的无奈。最后,寂寂西郊内、披衣听海涛,诗人以倾听海涛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他在孤独中寻求超脱的心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典型的宋代隐逸诗。
诗词解析:
-
疏林频落叶,孤僻继离骚。
- 疏林落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孤僻继离骚表达了诗人性格的孤僻和对屈原忧国忧民情感的继承。
-
独坐闻鸿远,闲吟见月高。
- 独坐闻鸿远,鸿雁象征远方的消息,诗人通过听鸿雁的声音表达对远方的向往。闲吟见月高,月亮高升,诗人通过吟诗欣赏月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梦回更自永,思苦夜何劳。
- 梦回更自永,梦醒后感到时间更加漫长,思苦夜何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长夜的无奈。
-
寂寂西郊内,披衣听海涛。
- 寂寂西郊内,西郊的寂静,披衣听海涛,诗人通过倾听海涛的声音,寻求心灵的慰藉,体现了他在孤独中寻求超脱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疏林落叶比喻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象征:鸿雁象征远方的消息,月亮象征自然美。
- 对仗:独坐闻鸿远,闲吟见月高,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与超脱。诗人通过描绘孤独的心境和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声音的倾听,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寻求超脱的心境。
意象分析:
- 疏林落叶: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
- 鸿雁:象征远方的消息。
- 月亮:象征自然美。
- 海涛:象征心灵的慰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鸿”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消息 B. 孤独 C. 自然美 D. 心灵的慰藉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超脱 C. 愤怒 D. 悲伤
-
诗中的“海涛”象征什么? A. 远方的消息 B. 孤独 C. 自然美 D. 心灵的慰藉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表达忧国忧民和个人遭遇的悲愤。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隐居生活中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对比:
- 寇准的《寓居有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中的情感,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忧郁,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宁静和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寇准的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