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辇下书怀 寇准 〔宋代〕
身名长似梦,家计尽萧然。 旅宦游梁苑,归心满渭川。 郊原秋变色,桑柘晚生烟。 愿得长闲去,何妨老一廛。
白话文翻译:
我的名声和地位长久以来就像一场梦,家中的经济状况也完全萧条。 在外做官游历于梁苑之地,但内心却充满了对渭川家乡的思念。 郊外的原野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色,桑树和柘树在傍晚时分升起了烟雾。 我多么希望能长久地闲散下来,即使老去也无妨,只要能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余生。
注释:
- 身名长似梦:指个人的名声和地位如同虚幻的梦境,不真实。
- 家计尽萧然:家中的经济状况非常萧条,一无所有。
- 旅宦游梁苑:指在外地做官,游历于梁苑(今河南开封一带)。
- 归心满渭川:内心充满了对渭川(今陕西一带)家乡的思念。
- 郊原秋变色:郊外的原野随着秋天的到来而景色变化。
- 桑柘晚生烟:桑树和柘树在傍晚时分升起了烟雾,形容乡村的宁静景象。
- 愿得长闲去:希望能长久地闲散下来,不再忙碌。
- 何妨老一廛:即使老去也无妨,只要能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余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看法。此诗反映了寇准在外做官时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寇准在宋代官场中颇有声望,但政治生涯中也经历了多次起伏。此诗可能是在他官场失意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身名长似梦,家计尽萧然”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漠和对家境的无奈。颔联“旅宦游梁苑,归心满渭川”则通过对比官场与家乡,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归乡的渴望。颈联“郊原秋变色,桑柘晚生烟”以秋景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尾联“愿得长闲去,何妨老一廛”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理想化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诗人用“梦”比喻身名,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萧然”形容家境的贫寒,反映了诗人的无奈。
- 颔联:通过“旅宦”与“归心”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颈联:以秋景为背景,通过“变色”和“生烟”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乡村的宁静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即使老去也无妨,只要能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度过余生。
修辞手法:
- 比喻:“身名长似梦”用梦比喻身名,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
- 对比:“旅宦”与“归心”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意象:“郊原秋变色,桑柘晚生烟”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简单、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名利的淡漠、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梦:比喻身名,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漠。
- 萧然:形容家境的贫寒,反映了诗人的无奈。
- 梁苑:指官场,与家乡的“渭川”形成对比。
- 秋变色: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增添了诗的意境。
- 桑柘晚生烟: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身名长似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淡漠? A. 名利 B. 家庭 C. 朋友 D. 官场
-
“归心满渭川”中的“渭川”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诗人的官职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梦想
-
诗中“愿得长闲去,何妨老一廛”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家乡生活 C. 闲适生活 D. 忙碌生活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渭川田家》:同样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寇准的《辇下书怀》与王维的《渭川田家》:两者都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寇准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寇准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