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栖白上人》
时间: 2025-01-01 16:24: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栖白上人 李昌符 〔唐代〕 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 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 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 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 默坐终清夜,凝思念碧云。 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
白话文翻译:
我剪去头发,隐居山林,专心于文学创作。 无聊时面对豪客,却不愿去拜见君王。 在画壁上只画泉石,经窗旁半读古籍。 回到林中与幽鸟亲近,与病僧分享乞食。 静静地坐到深夜,凝思着碧云。 我们是否能相逢还未可知,我正忙于逃离喧嚣。
注释:
- 剪发兼成隐:剪去头发,表示出家或隐居。
- 将心更属文:专心于文学创作。
- 无憀:无聊。
- 豪客:豪放的客人。
- 不拜谒吾君:不愿去拜见君王。
- 画壁惟泉石:在墙壁上只画泉石的景象。
- 经窗半典坟:经窗旁半读古籍。
- 归林幽鸟狎:回到林中与幽鸟亲近。
- 乞食病僧分:与病僧分享乞食。
- 默坐终清夜:静静地坐到深夜。
- 凝思念碧云:凝思着碧云。
- 相逢应未卜:我们是否能相逢还未可知。
- 余正走嚣氛:我正忙于逃离喧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昌符寄给栖白上人的作品,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专心文学创作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对世俗的疏离。诗中“剪发兼成隐”和“将心更属文”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选择和对文学的热爱。“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权贵的冷漠。诗中的自然意象如“画壁惟泉石”、“归林幽鸟狎”等,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隐居生活相呼应。最后两句“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喧嚣世界的逃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诗人剪去头发,选择隐居,并将心思专注于文学创作。
- “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诗人无聊时面对豪客,却不愿去拜见君王,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
- “画壁惟泉石,经窗半典坟。”:在墙壁上只画泉石的景象,经窗旁半读古籍,展现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文学的热爱。
- “归林幽鸟狎,乞食病僧分。”:回到林中与幽鸟亲近,与病僧分享乞食,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自然环境。
- “默坐终清夜,凝思念碧云。”:静静地坐到深夜,凝思着碧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 “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我们是否能相逢还未可知,我正忙于逃离喧嚣,强调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逃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壁惟泉石”中的“泉石”比喻宁静的自然环境。
- 拟人:如“归林幽鸟狎”中的“幽鸟狎”赋予幽鸟亲近的情感。
- 对仗:如“剪发兼成隐,将心更属文”中的“剪发”与“将心”,“成隐”与“属文”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对喧嚣世界的逃避。
意象分析:
- “剪发”:象征出家或隐居。
- “泉石”:象征宁静的自然环境。
- “幽鸟”:象征和谐的自然环境。
- “碧云”:象征自然和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剪发兼成隐”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选择? A. 出家 B. 隐居 C. 从政 D. 经商 答案:B
-
诗中“无憀对豪客,不拜谒吾君”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什么态度? A. 亲近 B. 疏离 C. 热爱 D. 冷漠 答案:B
-
诗中“画壁惟泉石”中的“泉石”象征什么? A. 喧嚣的世界 B. 宁静的自然环境 C. 繁华的都市 D. 贫瘠的土地 答案:B
-
诗中“相逢应未卜,余正走嚣氛”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态度? A. 确定 B. 不确定 C. 乐观 D. 悲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疏离。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李昌符的《寄栖白上人》都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的美景,而李昌符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疏离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