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供奉僧玄观 李昌符 〔唐代〕 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 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 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 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
白话文翻译: 自从领悟了曹溪的佛法,其他的经典就不再阅读。 已经很久没有与禅侣交流,同时作为皇帝的老师也很难。 夜晚的树木遮蔽了屋檐,显得黑暗,秋天的灯光照在雨中,感到寒冷。 为什么还要嫌弃有所执着,一个念头就在山林之间。
注释:
- 曹溪法:指禅宗六祖慧能的教法,因其曾在曹溪弘法而得名。
- 禅侣:指同修禅法的僧侣。
- 帝师:指皇帝的老师,这里指玄观僧人在宫廷中的地位。
- 有著:指有所执着或拘泥。
典故解析:
- 曹溪法:禅宗六祖慧能的教法,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禅意和自然为主题。这首诗是赠给一位名叫玄观的供奉僧人,表达了对禅宗法门的领悟和对僧人身份的尊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昌符与玄观僧人交流后所作,表达了对禅宗法门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修行状态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法门的描述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领悟和对修行生活的向往。首两句表明诗人已经领悟了曹溪的佛法,不再需要阅读其他经典,显示出对禅宗法门的坚定信仰。中间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执着态度的反思,认为即使有所执着,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体现了禅宗的“一念清净”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自得曹溪法,诸经更不看。”:诗人表示自己已经领悟了曹溪的佛法,不再需要阅读其他经典,显示出对禅宗法门的坚定信仰。
- “已降禅侣久,兼作帝师难。”: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与禅侣交流,同时作为皇帝的老师也很难,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在宫廷中的孤独和压力。
- “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 “如何嫌有著,一念在林峦。”:诗人表达了对执着态度的反思,认为即使有所执着,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事,体现了禅宗的“一念清净”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夜木侵檐黑,秋灯照雨寒”中的“夜木”与“秋灯”,“侵檐黑”与“照雨寒”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 意象:通过“夜木”、“秋灯”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孤寂和清冷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禅宗法门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修行状态的反思,体现了禅宗的“一念清净”思想和对自然境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夜木:象征孤寂和黑暗。
- 秋灯:象征温暖和光明,但在这里照在雨中,又带有一种清冷的感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曹溪法”是指什么? A. 禅宗六祖慧能的教法 B. 佛教经典 C. 道教法术 答案:A
-
诗中的“帝师”是指什么? A. 皇帝的老师 B. 道教的法师 C. 佛教的高僧 答案:A
-
诗中的“有著”是指什么? A. 有所执着 B. 有所成就 C. 有所放弃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李昌符的《赠供奉僧玄观》: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的情怀,而李昌符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禅宗法门的领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禅宗思想史》:详细介绍了禅宗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思想,有助于理解诗中的禅宗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