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戴太博》
时间: 2025-01-01 13:32:36意思解释
送戴太博
原文展示:
昨者题舆政未成,
邻封骑竹已欢迎。
翱翔忽看天边举,
天去从教境上争。
玉笥江山应改色,
青原风月未忘情。
两邦父老休啼哭,
总在甘棠荫里行。
白话文翻译:
前几天你在朝政上未能成就,
邻近的封地已经骑竹而来欢迎你。
忽然高飞看到天边的举动,
那天远去却让境界相争。
玉笥山河应该改换颜色,
青原的风月依然未忘情。
两国的父老们不必再哭泣,
都在甘棠的荫下走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昨者:前几天。
- 题舆政未成:指在朝政上未能有所成就。
- 邻封:邻近的封地。
- 骑竹:指骑马的意思,竹子可能是指马鞍。
- 翱翔:高飞。
- 玉笥:比喻美好的山河。
- 甘棠:指甘棠树,古时常用作隐喻。
典故解析:
- 甘棠:古代诗人常用甘棠树象征故乡的美好和安宁。此处暗指对故土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司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故,常带有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本诗是在送别友人戴太博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及对时局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局势的关心与对故乡的眷恋。
诗歌鉴赏:
《送戴太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中不仅描绘了送别场景,还反映了作者对政治和故乡的深切思考。开头两句提到“题舆政未成”,表明作者对友人的关怀与羁绊,暗示着戴太博在政治上未能有所作为,令人惋惜。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邻封骑竹已欢迎”展现出友人回归故土的喜悦,这种对比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诗中“翱翔忽看天边举,天去从教境上争”的句子,进一步引发了对政治纷争的思考,天边的举动暗指外部动荡,而作者则从个人情感出发,表现出对故土的渴望与对时局的无奈。“玉笥江山应改色,青原风月未忘情”则表达了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尽管时局变化,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依旧鲜明。
最后两句“两邦父老休啼哭,总在甘棠荫里行”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安慰,呼唤两国父老不必悲伤,暗示着未来的美好和团圆的希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者题舆政未成:指前几日,戴太博在政治上未能达成目标。
- 邻封骑竹已欢迎:邻近封地的人们已经骑马前来迎接。
- 翱翔忽看天边举:高飞的视角下,突然看到天边的举动。
- 天去从教境上争:天去的远方,似乎在争斗着。
- 玉笥江山应改色:美好的山河应当因时局而变色。
- 青原风月未忘情:青原的风月依然未曾遗忘情感。
- 两邦父老休啼哭:两国的父老不要再哭泣。
- 总在甘棠荫里行:都在甘棠树的荫下安静地走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笥江山”比喻美好的山河。
- 拟人:如“风月未忘情”,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政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们在变幻的时局中仍然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笥:象征美好与珍贵的自然景观。
- 青原:代指故乡的自然风光。
- 甘棠:象征着安宁与团聚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邻封骑竹”意指: A. 邻近的地区骑马迎接 B. 竹子长得很好 C. 骑竹子游玩 D. 邻居的竹子
-
“玉笥江山应改色”中的“玉笥”指: A. 一种乐器 B. 美好的山河 C. 一位诗人 D. 一种植物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悲伤 C. 祝福与思念 D. 愤怒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情感上更为豪放,而杜司直则更显细腻与深沉。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前者侧重于豪情,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杜诗详注》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