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04 13:06:24

试问伊谁若是班。

二乔铜雀锁孱颜。

千年痕露尚余潸。

羞向眼前供妩媚,独于静处惬幽娴。

人情多少逐河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试问伊谁若是班。
二乔铜雀锁孱颜。
千年痕露尚余潸。
羞向眼前供妩媚,
独于静处惬幽娴。
人情多少逐河间。

白话文翻译:

我想问问,谁能像班昭那样美丽动人?
二乔和铜雀台的美貌都无法锁住她的容颜。
千年的痕迹和泪水依然流淌。
我羞于在你面前展现妩媚,
只愿在宁静的地方享受那份幽闲。
人情世态有多少,如同河水般流淌不息。

注释:

  • :指班昭,汉代女诗人,以才华和美貌著称。
  • 二乔:指王异和乔氏姐妹,历史上有名的美女。
  • 铜雀:铜雀台,三国时期的建筑,象征美丽和风华。
  • 孱颜:指娇弱的美貌。
  • 痕露:指岁月留下的痕迹和眼泪。
  • 羞向眼前供妩媚:感到羞愧,不愿在你面前展现自己的美丽。
  • 惬幽娴:享受宁静优雅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大隐,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魏了翁的晚年,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美的推崇以及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浣溪沙》以“问”开篇,表达了对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提到“班”、“二乔”和“铜雀”这些历史上的美女,暗示了对美的认同与向往。然而,诗中“羞向眼前供妩媚”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身美丽的自卑与羞愧,似乎在说美丽并非唯一的追求。接着,诗人转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心态。最后一句“人情多少逐河间”,更是道出人情世态的变化无常,如河水般流逝不息,传递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体来看,诗歌在对美的赞美中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邃与孤独。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试问伊谁若是班”:诗人以问句开头,引出对美的追求。
    • “二乔铜雀锁孱颜”:提及历史美人,突出诗人对美的欣赏与怀念。
    • “千年痕露尚余潸”:时间的流逝,留下的是感伤与无奈。
    • “羞向眼前供妩媚”:表达了对外在美的羞愧,强调内在的宁静。
    • “独于静处惬幽娴”:宁静的生活是理想的追求。
    • “人情多少逐河间”:人情的流逝与无常,增加了诗歌的哲理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与历史人物对比,深化了美的内涵。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艺术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意象分析:

  • “班”:象征古代女性智慧和美丽的结合。
  • “铜雀”:代表历史与美的结合,反映了诗人的怀旧情绪。
  • “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情的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试问伊谁若是班”中的“班”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班昭
    • B. 王异
    • C. 李清照
  2. 诗中提到的“二乔”指的是?

    • A. 两位才女
    • B. 乔氏姐妹
    • C. 两位王妃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美的追求
    • B. 对时间的感慨
    • C. 两者都有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魏了翁的《浣溪沙》更突出历史感与对时间流逝的哲思,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都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魏了翁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