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居山》
时间: 2025-01-04 08:1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山深处过严凝,僻静门邻物外僧。
送客踏穿松径雪,煮茶敲破石池冰。
朝垂帘幕寒慵卷,夜锁楼台静懒登。
只待春来归上国,杖藜吟出白云层。
白话文翻译:
在深山的幽静处,寒气逼人,邻近的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僧人。送走客人后,我踏着松树间的积雪,煮茶时敲破了冰封的石池。早晨拉下寒冷的帘子懒得去卷起,夜晚锁上楼台不愿再登上去。只盼着春天到来后能回到故国,手杖撑着,吟诗时如同漂浮在白云之上。
注释:
- 乱山:指的是重重叠叠的山峦,形容环境的险峻与幽深。
- 严凝:严寒而凝重,形容天气的冷峻。
- 僻静:偏僻而安静,形容环境的清幽。
- 踏穿:踏过,表示行走的动作。
- 松径:松树间的小路,体现自然景色。
- 煮茶:泡茶,表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 敲破:打破,形容用茶水的热气使冰融化。
- 寒慵卷:寒冷而懒惰地卷帘,体现一种慵懒的生活状态。
- 杖藜:手杖,藜是指一种植物,常用作手杖。
- 吟出:吟唱,表达抒情的方式。
典故解析:
此诗中涉及的典故不多,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构建出一个隐居生活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天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令畤(约1070-1130),字德辉,号山人,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体现出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令畤隐居于山中之时,反映了他在寒冬中的隐居生活,以及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选择有关,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冬日居山》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冬日山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寒冷与个人内心的宁静。从“乱山深处过严凝”开篇,便设置了一个寒冷而幽深的场景,给人以一种孤独和清幽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送客踏雪而归的情景,透出一种闲适和从容,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享受。
“煮茶敲破石池冰”一句,生动描绘了冬季的生活细节,既体现了自然的严酷,也流露出生活的温暖。随后,诗人反映了他对外界的懒惰与无所谓,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最后,通过“只待春来归上国”的期待,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也暗示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归属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山深处过严凝:描绘深山的寒冷和幽静,设定诗的背景。
- 僻静门邻物外僧:介绍邻近的僧人,突出隐居生活的清幽。
- 送客踏穿松径雪:表现主人公送客后踏雪归来的情景,展现生活的惬意。
- 煮茶敲破石池冰:描绘冬日煮茶的细节,传递生活的温暖。
- 朝垂帘幕寒慵卷:描绘早晨的懒散状态,反映诗人的内心。
- 夜锁楼台静懒登:夜晚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安逸的生活状态。
- 只待春来归上国: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对故国的思念。
- 杖藜吟出白云层:表现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杖藜吟出白云层”,比喻诗人自由洒脱的生活。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朝垂帘幕”和“夜锁楼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松径”、“石池”、“白云”等意象,构建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春天回归的期待,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山:象征自然的苍茫与宁静。
- 僧:代表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 松径:象征自然的纯净与人文的和谐。
- 石池:象征生活的温暖与安宁。
- 春来: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送客踏穿松径雪”意指: A. 送客回家
B. 踏雪而归
C. 送客踏雪
D. 送客走在松树下 -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繁华
B. 享受宁静
C. 忧虑未来
D. 追求名利 -
“杖藜吟出白云层”表达了: A. 归乡的愿望
B. 对大自然的向往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故国的思念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居生活,但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 陶渊明《饮酒》:强调对自然的热爱及归隐的理想,两者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