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小李将军著色山水》
时间: 2025-01-04 09:01:58意思解释
题小李将军著色山水
作者: 周密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群山积古翠,空谷满白云。
远溜从何来,飞玉声磤磤。
东风入千岩,花雨红缤纷。
何人卜深隐,结屋苍崖垠。
浩然山林思,高谢朝市氛。
咏歌归来篇,赘甚钟山文。
白话文翻译:
群山上积聚着古老的翠绿,空旷的山谷里飘满了白云。
远处的溪水从哪里流来,宛如飞舞的玉石发出铿锵的声音。
东风吹入千山万壑,花瓣如雨般纷纷扬扬。
谁在这幽深的地方占卜隐居,坐落在苍翠的山崖边缘?
浩荡的山林之思,已经高于朝市的喧嚣。
吟唱着归来的诗篇,似乎多余了钟山的文辞。
注释:
- 古翠:古老的翠绿,指山的颜色。
- 磤磤: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 卜深隐:占卜隐居,这里指的是隐居生活。
- 苍崖垠:苍翠的山崖边缘。
- 浩然:形容气势宏伟,心怀宽广。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与许多古代文人的隐居理想相关,如陶渊明的田园诗意。诗中“咏歌归来篇”,也可引申为对古代文人吟咏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字公度,号仲明,生于南宋,官至翰林学士,以擅长诗词和书法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密隐居时,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喧嚣城市生活的逃避。
诗歌鉴赏:
《题小李将军著色山水》是一首描绘山水之美的诗,诗中通过层层叠叠的山峰和空谷的白云,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自然景象。开篇“群山积古翠,空谷满白云”,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接下来的“远溜从何来,飞玉声磤磤”,生动地描绘了山涧溪水的清澈流动,带出一种灵动的气息。诗中“东风入千岩,花雨红缤纷”则通过东风与花雨的结合,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活泼而富有生趣。
然而,在这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中,诗人又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何人卜深隐,结屋苍崖垠”在问句中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最后“浩然山林思,高谢朝市氛”则更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尘世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心灵的解放与升华。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群山积古翠:描绘山的翠绿,暗示山的悠久历史。
- 空谷满白云:空旷的山谷中弥漫着白云,渲染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远溜从何来:流淌的溪水从远处而来,表现出一种探寻的好奇心。
- 飞玉声磤磤:溪水流动发出的声音,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活力。
- 东风入千岩:春风吹拂千山万壑,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花雨红缤纷:花瓣如雨般飘落,增添了诗的动感与色彩。
- 何人卜深隐:提问隐居生活的理想,表现出对隐逸的向往。
- 结屋苍崖垠:描绘隐居者的住所,强调其与自然的和谐。
- 浩然山林思:心中充满对大自然的思绪,表现出诗人宽广的胸怀。
- 高谢朝市氛:对喧嚣市井的超脱,表达出诗人对尘世的讽刺。
- 咏歌归来篇:吟咏的诗篇,让人感受到诗的韵律。
- 赘甚钟山文:感慨自己的作品似乎无法与钟山的文采相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飞玉”,形象生动。
- 拟人:将东风和花雨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抒发了对喧嚣尘世的反思。这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美的欣赏,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群山:象征着历史与坚韧,代表着自然的宏伟。
- 白云:象征着自由与宁静,表现了诗人对无拘束生活的向往。
- 溪水:流动的溪水象征生命与活力,反映出自然的灵动。
- 东风:春风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传达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群山积古翠”中的“翠”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 D. 黄色
-
诗中提到“何人卜深隐”,诗人对什么生活方式表示向往?
- A. 富贵生活
- B. 隐居生活
- C. 游历生活
- D. 战斗生活
-
诗中“浩然山林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尘世的厌倦
- B. 对自然的喜爱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隐逸生活,表达自然的宁静。
- 王维《鹿柴》:通过山水意象反映内心的平静。
诗词对比:
- 周密 vs. 陶渊明: 周密的诗歌更倾向于描绘自然景象,而陶渊明则更注重隐居生活的内心感受。
粗略解读:
两位诗人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时,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周密的描绘生动而清新,陶渊明则更为内敛与深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