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垂虹亭)》
时间: 2025-01-14 13:18:18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念奴娇(垂虹亭)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天光相接。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
白话文翻译:
乘船顺着吴江的风,欣赏着秋天的美景。
帆船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滑行,凉风习习,初秋的枫叶纷纷落下。
这里广阔如琉璃的湖面,一轮明月仿佛与我成为了三位客人。
碧蓝的天空辽阔无边,瑞星和银河争相闪烁。
夜深人静,鱼龙游动,灵动的旗帜在暮霭中收起,与天光交融。
清澈的天地,仿佛打开了层叠的冰宫殿。
洗净了世俗的心灵,与尘世相忘,所有的梦想也都随之消逝。
心中如同浩瀚的云海,依然浸润着明月的光辉。
注释:
- 纵棹:放开船桨,任其漂流。
- 吴江:江南的一条河流,风景优美。
- 帆卷:收起帆。
- 琉璃:形容水面清澈如同琉璃。
- 金鉴:形容明亮的月光,如同金色的镜子。
- 瑞星:象征吉祥的星星。
- 灵旗:指精灵的旗帜,象征轻盈和灵动。
- 叠玉层冰宫阙:形容天地清澈,宛如冰雪覆盖的宫殿。
- 洗尽凡心:指洗净世俗的心情。
- 云海:比喻心中广阔的思绪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子简,号穷睇,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充沛。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清新脱俗的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身处江南之时,秋天的美景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念奴娇(垂虹亭)》以秋天的吴江为背景,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时的所见所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与深刻体验。开篇“放船纵棹,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广阔的境界,诗人似乎是在与自然对话。随后,通过对帆船、波面、枫叶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凉意与静谧。
诗中的“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更是将自然的美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月亮不仅仅是天上的明亮星体,更成为了诗人的伴侣,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诗人透过优美的景色,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释然,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结合了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澄澈与宽广,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悠远的意象,诗人创造了一个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放船纵棹:放开船只,任其漂流,表明一种自由的状态。
- 趁吴江风露,平分秋色:借助吴江的风光,感受秋天的美丽。
- 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萧萧枫叶:描绘了船帆收起后,水面泛起的波纹和落叶的景象,增加了秋天的冷清感。
- 万顷琉璃,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水面如琉璃般清澈,月亮成为了与诗人共享美景的“客人”。
- 碧空寥廓,瑞星银汉争白:描绘了辽阔的天空和星河的美丽,增添了诗的广阔感。
- 深夜悄悄鱼龙,灵旗收暮霭:夜深时,水中的鱼龙悄然游动,象征自然的灵动。
- 天光相接:描绘了天与水的交融。
- 莹澈乾坤,全放出叠玉层冰宫阙:形容天地的清澈透亮,宛如冰雪覆盖的宫殿。
- 洗尽凡心,相忘尘世,梦想都销歇: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 胸中云海,浩然犹浸明月:心中宽广如海,依然浸润着明亮的月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顷琉璃”比喻水面的清澈,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通过“与我成三客”赋予月亮情感,使自然更具亲和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形成了和谐的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超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船:象征着自由和流动,寓意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水面: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清澈。
- 月亮:象征着理想与陪伴,是诗人灵魂的映射。
- 枫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感伤,反映时间的流逝。
- 星空:象征着浩瀚与无限,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放船纵棹”的意思是: A. 放开船只,任其漂流
B. 划船前行
C. 船停靠岸边
D. 船只沉没 -
“万顷琉璃”形容的是: A. 水面清澈如琉璃
B. 潮水汹涌
C. 湖面冰封
D. 水下生物 -
诗中提到的“灵旗”象征: A. 人的思想
B. 精灵的灵动
C. 战斗的勇气
D. 人生的理想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念奴娇(垂虹亭)》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均描绘了月亮与自然的美景,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超然的情感,而苏轼则更具哲理性,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敦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