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代书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 赵蕃 〔宋代〕
每忆分携地,蒸湘绿遍春。 于今怀想处,苕霅暗迷津。 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 附书书复懒,君自识吾真。
白话文翻译:
常常回忆起我们分别的地方,那里的湘江在春天绿意盎然。 如今我怀念的地方,苕溪和霅溪却让我迷失了方向。 只是命运让我们分离,如何能像过去那样亲近。 想写信却又懒得动笔,你自然会理解我的真实心情。
注释:
- 分携:分别。
- 蒸湘:指湘江。
- 苕霅:苕溪和霅溪,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
- 乖离数:命运的分离。
- 宿昔亲:过去那样亲近。
诗词背景: 赵蕃是宋代诗人,其诗多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写给刘伯瑞、仲文和叔骥的,表达了对他们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命运分离而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亲近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蒸湘绿遍春”描绘了过去分别时的美好景象,而“苕霅暗迷津”则反映了现在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诗人用“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解析:
- 首句“每忆分携地,蒸湘绿遍春”:诗人常常回忆起与友人分别的地方,那里的湘江在春天绿意盎然,充满了生机和美好的回忆。
- 次句“于今怀想处,苕霅暗迷津”:如今诗人怀念的地方,苕溪和霅溪却让他迷失了方向,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 第三句“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诗人感叹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分离,无法再像过去那样亲近,表达了对过去亲密时光的怀念。
- 末句“附书书复懒,君自识吾真”:诗人想写信却又懒得动笔,希望友人能理解他的真实心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无奈,情感真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与命运,诗人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蒸湘:湘江的意象代表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生机勃勃的春天。
- 苕霅:苕溪和霅溪的意象代表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蒸湘绿遍春”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春天的湘江 B. 秋天的湘江 C. 冬天的湘江 D. 夏天的湘江 答案:A
-
诗中“苕霅暗迷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迷茫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
诗中“但有乖离数,何由宿昔亲”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D. 命运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诗作,如《寄刘伯瑞仲文叔骥二首》,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整体背景,有助于理解赵蕃诗歌的社会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