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时间: 2025-01-08 01:03:12意思解释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
诗人: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白话文翻译:
在重重叠叠的书案旁,我悠闲地倚靠着身子,听着秋天的声音在耳边轻轻响起,似乎在梦中沉睡。
床下的月光透过窗户,带着一点寒霜,照耀着我的身影,枕边的琴声如同落在阶梯上的泉水轻轻流淌。
我在崎岖的世俗生活中,尝遍了人间百味,渐渐习惯了在这寂静的山中栖息。
唯有对农民的同情之心依旧存在,站起身来仰望天空,心中更加迷茫。
注释:
- 百重堆案:重重叠叠的书桌,形容书籍和物品的繁杂。
- 榻:古代的床,指诗人休息的地方。
- 床下雪霜:月光照在床下,像是寒霜般清冷。
- 琴筑:琴声如同筑成的泉水,形容琴声流畅悦耳。
- 悯农心:对农民的同情之心,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 云汉:天空,泛指浩瀚的天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作品涵盖了诗、词、文等多种文学形式,为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立秋之际,苏轼在灵隐寺暂住,心境平和,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心中感慨,表达对世事的思考以及对农民的同情。
诗歌鉴赏: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声音、寒冷的月光和琴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首句“百重堆案掣身闲”,描绘了诗人身处书案堆积的环境中,虽然四周繁杂,但内心却是悠闲的,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中的“床下雪霜侵户月”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落,似乎带着秋天的寒意。这里的“雪霜”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紧接着,琴声如泉水般流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随后的两句“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体验,他在世事的起伏中尝遍了人间的百味,渐渐习惯了孤独的山居生活,体现出一种淡然与成熟。
最后两句“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则是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惋惜,体现了其人文关怀的情怀。诗人在面对浩瀚天空时感到茫然,也反映出对未来的不确定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重堆案掣身闲:身处书案堆积的环境,虽繁杂却感到悠闲自在。
- 一叶秋声对榻眠:秋声如同一片落叶般轻柔,伴随入眠。
- 床下雪霜侵户月:月光透过窗户,带着寒霜的气息。
- 枕中琴筑落阶泉:琴声流淌如泉水,寓意情感的流动。
- 崎岖世味尝应遍: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尝遍了世间的味道。
- 寂寞山栖老渐便:逐渐习惯了孤独的山中生活。
- 惟有悯农心尚在:对农民的同情之心依然存在。
- 起瞻云汉更茫然:站起来仰望天空,心中更感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琴声比作泉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床下雪霜”与“枕中琴筑”,构成对比。
- 拟人:秋声和琴声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纷扰的淡泊与对农民生活的同情。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体现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变迁。
- 月光:象征着清冷与孤独。
- 琴声:象征着内心的情感与艺术的寄托。
- 农民:象征着社会底层的辛勤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描绘的环境是: A. 繁华的城市
B. 重重的书案
C. 宁静的田园
D. 旷野的风声 -
诗中提到的“悯农心”主要表达了: A. 对富人生活的羡慕
B. 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C. 对自身处境的抱怨
D.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起瞻云汉”表达了诗人的: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宇宙的崇拜
C. 对人生的绝望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月下独酌》:描绘了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王维:两者都描绘自然景象,但苏轼更关注人情世故,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