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司园亭十咏 其八 茅庵》

时间: 2025-01-17 08:42:39

竹间构圆庵,所向自潇洒。

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

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运司园亭十咏 其八 茅庵 章楶 〔宋代〕

竹间构圆庵,所向自潇洒。 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 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间搭建了一个圆形的茅屋,自然显得非常潇洒。 珍稀的鸟儿在这里展示它们灵巧的鸣叫,仿佛真的居住在山野之中。 静静地坐着,可以看到内心的真实,所有的缘分都是虚幻的。 不要轻视这狭小的地方,这里可以让人心静如马停蹄。

注释:

  • 圆庵:指圆形的茅屋。
  • 潇洒:自然而不拘束。
  • 珍禽:珍稀的鸟类。
  • 巧舌:形容鸟儿鸣叫灵巧。
  • 真心:内心的真实。
  • 万缘:所有的缘分或联系。
  • 虚假:不真实,虚幻。
  • 寻尺地:狭小的地方。
  • 息意马:比喻心静,不再奔波。

诗词背景: 章楶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在竹林中建造的茅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自然与世俗,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竹间构圆庵”和“珍禽弄巧舌”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环境。而“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世俗虚幻的洞察和对内心真实的坚持。最后两句“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强调了即使在狭小的地方,也能找到心灵的安宁。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 首句“竹间构圆庵”描绘了茅屋的位置和形状,通过“竹间”和“圆庵”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自然、宁静的氛围。
  • “珍禽弄巧舌”通过珍禽的鸣叫,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 “默坐见真心,万缘尽虚假”是诗的核心,通过对比内心的真实与外界的虚幻,表达了诗人对真实自我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 最后两句“勿陋寻尺地,兹焉息意马”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强调了即使在狭小的地方,也能找到心灵的安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竹间:象征自然和宁静。
  • 圆庵:象征简单和完整。
  • 珍禽:象征自然的美好和和谐。
  • 巧舌:象征自然的灵动和美好。
  • 真心:象征内心的真实和宁静。
  • 万缘:象征世俗的联系和虚幻。
  • 寻尺地:象征狭小但足够的地方。
  • 息意马:象征心灵的宁静和停止奔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圆庵”是指什么? A. 圆形的茅屋 B. 圆形的亭子 C. 圆形的花园 D. 圆形的池塘
  2. 诗中的“珍禽弄巧舌”表达了什么? A. 珍稀鸟类的鸣叫 B. 诗人的技艺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心情
  3. 诗中的“默坐见真心”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真实 B. 外界的虚幻 C. 诗人的沉默 D. 诗人的孤独
  4. 诗中的“勿陋寻尺地”表达了什么? A. 对狭小地方的轻视 B. 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世俗的超越

答案: 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与章楶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章楶的《运司园亭十咏 其八 茅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章楶的诗更强调内心的真实和宁静,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章楶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章楶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