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马鞍山访龙洲道人墓,山在昆山县西北隅》
时间: 2025-01-04 11:31:29意思解释
摸鱼子
原文展示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
坟上土。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
英游迟汝。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心事更谁诉。
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凭渠笔力牛弩。
铜琶无分中兴乐,消受此生栖旅。
凭吊处。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
啼鹃最苦。要无主青山,有灵词客,来听断肠语。
白话文翻译
在占城的阴霾下,云彩一角低垂,有人心中积恨终难释怀。
书生满眼涌出对神州的泪水,悲伤地看着海东的烟雾。
坟墓上的土。担心酒能浇愁,反而踏遍了桥南的道路。
英俊的游子,何时才能归来?向着空中的笙鹤遥望,难以遇见骞广,心中的愁苦又能向谁倾诉?
天问无果,身世于儒冠下是否误入歧途?凭借你的笔力如同牛弩。
铜琶与中兴的乐曲无缘,忍受这辈子的漂泊之旅。
在凭吊的地方,只剩破帽和疲惫的驴子,怅然望着千秋的流逝。
啼鸣的杜鹃声最为凄苦。愿青山无主,有灵性的诗客,来倾听我心中的断肠之语。
注释
- 占城:古代越南地区,因其阴暗的天气常被提及。
- 持恨终古:心中积恨,难以释怀。
- 书生:指文人或读书人。
- 英游:指英俊的游子,寓意归来。
- 骞广:古代的神话动物,代表自由飞翔的理想。
- 铜琶:古乐器,象征音乐之乐,暗指与中兴无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祖谋,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精通诗词,风格多样,常以抒情诗见长。他的作品常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故国的深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他访问龙洲道人墓之际,表达了对历史、对故人的追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背景中包含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摸鱼子”为题,寓意在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通过对阴云密布的占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心中的忧愁与对未竟事业的惋惜。书生的眼泪与海东的烟雾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国家深切的怀念与对时局的无奈。诗中反复提到的“浇愁”与“漂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在形式上,诗句的排列有序,给人以节奏感,同时情感的层层递进使诗意更加丰富。诗中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意象鲜活。整首诗给人以沉重的思考,激发读者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占城阴颓云一角,有人持恨终古:描绘阴霾的天气,象征着内心的愤懑与无奈。
- 书生满眼神州泪,凄断海东烟雾:书生的泪水流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
- 坟上土。怕有酒能浇,踏遍桥南路:对酒的期待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 英游迟汝:怀念游子,表达对归来的渴望。
- 向笙鹤遥空,不逢骞广:对理想的向往,却无法实现。
- 天难问,身世儒冠误否:对自身命运的疑问与思考。
- 凭渠笔力牛弩:自嘲笔力不够,难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 铜琶无分中兴乐,消受此生栖旅:对音乐与乐趣的无奈与失落。
- 凭吊处。剩破帽疲驴,怅望千秋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啼鹃最苦:杜鹃声中流露出对生命和历史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生的泪水比作国家的忧虑,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啼鹃”表现情感,赋予自然以人性化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上有明显的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历史的追忆、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它不仅是对龙洲道人墓的凭吊,更是对整个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阴云:象征压抑的情绪与历史的沉重。
- 书生:代表追求理想与文化的知识分子。
- 铜琶:象征音乐与乐趣,表达失落感。
- 青山:代表永恒与不变,寄托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书生”指的是谁?
- A. 文人
- B. 农民
- C. 商人
-
“铜琶无分中兴乐”中的“铜琶”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音乐与乐趣
- C. 战争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欢乐
- B. 失落与忧伤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以月夜为背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杜甫的《春望》则是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表现出深沉的忧国之情。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虽然主题相似,但各自的情感表达、历史背景与情境设定却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祖谋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