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远游十首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原文展示:
生死一大梦,梦觉谁当分。
梦中既不了,虽觉何足云。
天光发吾宇,澹然无朝曛。
至乐不外假,至贵斯无文。
求仙与学佛,举世徒纷纷。
白话文翻译:
生与死就像一场大梦,梦醒之后谁来分辨?
梦中既然无法了解,醒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天光照耀着我的宇宙,淡然无朝夕的变化。
真正的快乐不在于外在的东西,真正的珍贵无须用文字来表达。
求仙与学佛的人,世间的人们都在忙乱追逐。
注释:
- 生死一大梦: 生与死就像一场大梦,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梦觉: 醒来,意识到。
- 至乐不外假: 最高的快乐不过是虚幻的。
- 求仙与学佛: 追求长生不老和修行的佛教信仰。
典故解析:
“求仙与学佛”反映了宋代社会中对长生不死和宗教修行的普遍追求。历史上,许多文人对此有深刻的探讨,体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字子明,号元吉,南宋时期的诗人,生平多游历,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中体现了对生死与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心灵自由及精神追求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梦的意象开篇,生死如梦的比喻让人对生命的无常有了更深的思考。诗人在梦中与觉醒之间徘徊,表现出对现实的困惑。接着,诗人通过“天光发吾宇”,描绘了一种超然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提醒人们要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最后两句则揭示了社会中普遍的追求和纷扰,讽刺了人们对外在事物的追逐,暗示真正的快乐与价值在于内心的觉悟与平和。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对比与反思,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生死一大梦: 生命的存在如同一场梦,梦的虚幻与现实交织。
- 梦觉谁当分: 醒来后又能分辨什么呢?表现出对生命意义的怀疑。
- 天光发吾宇: 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的光辉与内心的清明。
- 澹然无朝曛: 内心的平静与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 至乐不外假: 真正的快乐是虚幻的,不在于外物。
- 至贵斯无文: 珍贵的东西往往是无形的。
- 求仙与学佛: 反映了对超脱与解脱的追求,表现出世人的纷扰。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死比作大梦,形象生动。
- 对比: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增强了哲理深度。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快乐与人心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探讨,以及对内心宁静与真实价值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梦: 代表生命的虚幻与无常。
- 天光: 象征觉悟与内心的明亮。
- 至乐与至贵: 反映人们对快乐与价值的不同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生死一大梦”中的“大梦”主要指什么?
- A. 生命的虚幻
- B. 真实的生活
- C. 梦的美好
-
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 A. 外在的物质
- B. 内心的觉悟
- C. 人际关系
-
“求仙与学佛”反映了什么现象?
- A. 社会的安宁
- B. 人们的追求与纷扰
- C.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反映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涉及生死与乐趣的哲理。
诗词对比:
- 比较韩元吉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但韩元吉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纷扰的深刻批判,陶渊明则更偏向于隐逸与归隐的理想。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