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
时间: 2025-01-06 08:05: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玉轮。
万丈光悬金粟树,三更影落绛河津。
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
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
白话文翻译:
在过去,我曾做过蟾宫的客人,曾经在宫中看到过明亮的月亮。
万丈的光芒悬挂在金色的栗树上,三更时分的影子落在绛河的渡口。
我生来就厌恶那只老兔子常常藏身于洞穴,却还嘲笑那位仙女不愿嫁人。
回首归来,依旧是那旧尘世,满天的风露让我忍不住吟诵。
注释:
- 蟾宫: 指月宫,传说中居住着嫦娥的地方。
- 玉轮: 指明月,象征光明和清辉。
- 万丈光: 形容光辉灿烂,极为明亮。
- 金粟树: 传说中生长在月宫的树,象征富贵和丰盈。
- 三更: 半夜时分。
- 绛河: 传说中的河流,象征着月亮的倒影。
- 老兔: 指月宫中的兔子,传说中负责捣药。
- 仙娥: 指嫦娥,月亮的女神。
- 旧尘世: 指人间的世界,常常带有一种怀旧的情感。
典故解析:
- 蟾宫: 典出《山海经》等古籍,传说是月亮的栖息地。
- 嫦娥奔月: 描述嫦娥因贪食仙药而飞升到月宫的故事,具有广泛的文化影响。
- 老兔捣药: 传说中老兔在月宫捣制长生不老药的故事,象征着追求长生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恂,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尤其擅长描绘月景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与思考,同时结合了对人间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诗歌鉴赏:
《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古诗,描绘了诗人对月亮的思索以及对人世间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昔年为作蟾宫客,曾向宫中看玉轮”引入,表现了诗人曾经在月宫中游玩的幻想,渲染了月亮的神秘与美丽。接着,诗中通过“万丈光悬金粟树”描绘了月光洒在树上的壮观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第三联“生憎老兔深为窟,却笑仙娥不嫁人”则显示了诗人对月宫生活的淡薄与对仙人生活的质疑,透露出一种对人间世俗的反思。
最后一联“回首归来旧尘世,满天风露一吟身”将诗人带回现实,通过“风露”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及内心的宁静。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中秋月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昔年为作蟾宫客: 诗人回忆自己曾在月宫中的经历,设想自己是一位“客人”。
- 曾向宫中看玉轮: 描绘了他在月宫中欣赏明亮月轮的情景,流露出对月亮的向往。
- 万丈光悬金粟树: 形象地表现出月光的辉煌洒在月宫的金栗树上,构建出美丽的画面。
- 三更影落绛河津: 传达出夜深时分,月影投射在河岸的宁静意境。
- 生憎老兔深为窟: 表达了对月中的老兔子的厌恶,暗示着对月宫生活的不满。
- 却笑仙娥不嫁人: 通过对嫦娥的调侃,反映出对爱情与自由的思考。
- 回首归来旧尘世: 诗人意识到自己要回到现实世界,带着对月宫的思索。
- 满天风露一吟身: 描绘了自然的清新,诗人借此吟诵,表达内心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轮”比喻月亮,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老兔深为窟”赋予兔子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人间世俗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蟾宫: 象征理想和仙境,代表着诗人的追求。
- 月亮: 代表光明与希望,同时也是孤独的象征。
- 老兔: 代表世俗与平庸,反映对理想的嘲讽。
- 仙娥: 象征美丽与爱情,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 风露: 代表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月亮的描绘
- B. 对人生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B
-
“玉轮”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月亮
- B. 太阳
- C. 星星
答案: A
-
诗中的“老兔”代表什么?
- A. 理想
- B. 世俗
- C. 自由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月诗,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李白的另一首月夜诗,展现对月亮的抒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次韵竹林先生中秋玩月之作》:
- 都描绘了月亮的美丽,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更强调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该书中有多首与月亮相关的诗词。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提供了对古诗词的深入分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