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十三 赋紫笑花》
时间: 2024-12-29 19:23: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但酴醾芍药,此花亦殿馀春。
麝囊初破酒初醺。恰有这般风韵。
斓坼真成绝倒,半开犹带轻颦。
不知抵死笑何人。待与折来细问。
白话文翻译
这花不仅与酴醾和芍药并列,更是春天的余韵。
麝香袋刚破,酒意初浓,正是如此风韵。
绚丽的色彩真令人倾倒,半开的花瓣仍带着轻轻的愁眉。
不知道这花是为谁而笑,我想等到折下这花来细细询问。
注释
- 酴醾:一种花,指酴醾花,常与美丽的花卉联系在一起。
- 芍药:指芍药花,常用于形容美丽的花朵。
- 麝囊:指装麝香的袋子,象征着香气的散发。
- 绝倒:形容非常惊艳或醉人,令人倾倒。
- 轻颦:轻微的皱眉,暗示忧愁或思念的情感。
- 抵死:形容非常深重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宋代诗人,擅长词曲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赏花时,感受到花的美丽与春天的余韵,借此花抒发对生命、爱情的感悟。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十三 赋紫笑花》是一首描写春花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以“紫笑花”为主角,构建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开篇即以“酴醾芍药”引入,强调此花与春天其他花卉的并列,表达了其独特的美丽和重要性。接着,通过“麝囊初破酒初醺”描绘出一种醉人的氛围,暗示春天的气息和花香的浓郁。风韵的呈现不仅仅在于花的外表,更在于其内在的情感和生命力。
“斓坼真成绝倒,半开犹带轻颦”两句更是将花的美丽与愁绪结合,形成一种微妙的对比。美丽的花虽令人陶醉,但它的轻颦又似乎隐藏着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花的情感。最后,诗人以“待与折来细问”结束,表现出对这朵花的深切关怀和探寻,寓意着对生命和爱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感受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但酴醾芍药,此花亦殿馀春。
这句强调“紫笑花”的地位与其他春花并重,表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
麝囊初破酒初醺。恰有这般风韵。
细腻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花香,营造出醉人的氛围。 -
斓坼真成绝倒,半开犹带轻颦。
通过对花的描写,感受到美丽与愁绪的交织,形成鲜明对比。 -
不知抵死笑何人。待与折来细问。
表达了对花的深切关怀和探寻,隐含对生命情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酴醾芍药”比喻春天的美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花赋予情感,表达其内在的生命力。
- 对仗:如“半开犹带轻颦”,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美丽花卉的赞美,以及对生命、爱情深切的思考和探寻。诗人在描绘花的美丽之余,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短暂和情感复杂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笑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
- 酴醾、芍药:代表其他美丽花卉,暗示多样性。
- 麝囊:象征香气,暗示春天的气息。
- 轻颦:象征愁绪,代表情感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紫笑花”与哪些花并列? A. 玫瑰
B. 酴醾和芍药
C. 菊花 -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春天的气息? A. 轻颦
B. 麝囊
C. 酒初醺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愁与渴望
C. 忍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李清照《如梦令》:通过花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诗词对比
- 郭应祥《西江月 其十三 赋紫笑花》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虽题材不同,但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郭应祥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壮阔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名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