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01 12:23:00

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

秾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

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

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
秾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
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
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事情到了清明节,已经过了三分之二。繁茂的李花和桃花纷纷落落在路上,几乎全部都成了泥土。只有海棠花,恰如杨贵妃的醉态。折一枝海棠花到铜壶前点灯看,且不要让她沉沉入睡。

注释: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季的最后阶段。
  • 秾李夭桃:指盛开的李花和桃花。
  • 海棠花:一种花,象征美丽和娇媚。
  • 杨妃:指唐朝的杨贵妃,因其美丽与风流而著名。
  • 铜壶:古代的一种灯具,用于点灯照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应祥,宋代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细腻见长,常常描绘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之美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的开头提到“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的观察,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随着春天的深入,繁茂的李花、桃花在风中摇曳,最终落满尘埃,成为泥滓,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与无常。

而“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则转向一种对美的赞美,海棠花的娇艳似乎让人想起了历史上著名的美女杨贵妃,暗示了美的存在与醉人的魅力。最后一句“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则展现了一种珍惜当下美好的态度,尽管春光易逝,但诗人希望通过关注身边的美景,来对抗时间的流逝,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憧憬。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透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对生活的热爱,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春事到清明,过了三之二”:春天的事情已经到了清明节,时光已经过去三分之二,感叹时间的飞逝。
    • “秾李夭桃委路尘,太半成泥滓”:盛开的李花和桃花纷纷落下,几乎全部变成了泥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 “只有海棠花,恰似杨妃醉”:海棠花的美艳如同杨贵妃醉酒时的迷人姿态,强调了美的永恒。
    • “折向铜壶把烛看,且莫教渠睡”:折一枝海棠花在灯下欣赏,提醒自己珍惜当下,不要沉眠于过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棠花比喻为“杨妃醉”,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海棠花:象征美丽与爱情,寓意着短暂的美好。
  • 杨妃:象征着绝世的美丽与悲剧,反映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铜壶:常用作灯具,象征着光明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天节气是哪个?

    • A. 春分
    • B. 清明
    • C. 立夏
  2. 诗中描写的花卉有哪些?

    • A. 玫瑰、百合
    • B. 李花、桃花、海棠花
    • C. 兰花、菊花
  3. 诗中提到的“杨妃”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王贵人
    • B. 杨贵妃
    • C. 珍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郭应祥的作品均反映了对春天的热爱,但李清照的作品多表现女性情感,而郭应祥则更注重自然与时间。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