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春 张嵲 〔宋代〕 原野土膏动,怀生各自欣。 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 草木涵时泽,江湖寄病身。 百年都几日,四见魏塘春。
白话文翻译:
原野上的土壤开始松动,万物生长各自欢欣。 老年人欢乐的情绪减少,新年带来万物更新。 草木吸收着时令的恩泽,我在江湖间寄托着病体。 百年人生能有几日,我已经四次见到魏塘的春天。
注释:
- 土膏动:指土壤开始松动,春天来临的迹象。
- 怀生:指万物生长。
- 献岁:指新年。
- 物华新:指万物更新。
- 涵时泽:吸收时令的恩泽。
- 寄病身:寄托着病体。
- 魏塘:地名,可能是作者的故乡或常去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初春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原野土膏动,怀生各自欣”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而“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则透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草木涵时泽,江湖寄病身”和“百年都几日,四见魏塘春”更是深化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原野土膏动,怀生各自欣”:描绘了春天原野上土壤松动,万物生长的景象,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反映了作者晚年对欢乐情绪的减少,以及新年带来的万物更新,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草木涵时泽,江湖寄病身”:表达了作者在江湖间寄托病体,草木吸收时令恩泽的情景,体现了对自然的依赖和对生命的思考。
- “百年都几日,四见魏塘春”:总结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怀生各自欣”中的“怀生”拟人化,赋予万物生命和情感。
- 对仗:如“老年欢绪少,献岁物华新”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原野、土膏、草木:这些意象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老年、病身、百年:这些意象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原野土膏动”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老年欢绪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无奈
-
“四见魏塘春”中的“四见”指的是什么? A. 四次见到春天 B. 四次见到魏塘 C. 四次见到诗人 D. 四次见到美景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景象,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嵲《初春》与杜甫《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张嵲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生命和时光的思考,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以及张嵲在其中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