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娘儿(残秋)》
时间: 2025-01-01 16:06: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似娘儿(残秋)
作者:赵长卿 〔宋代〕
橘绿与橙黄。近小春已过重阳。
晚来一霎霏微雨,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
孤馆最凄凉。天色儿苦恁凄惶。
离愁一枕灯残后,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回廊。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橘子变绿了,橙色的果实也开始成熟。小春已经过去,重阳节也快到了。
傍晚时分,细细的雨丝飘落,单薄的衣衫让我渐渐感到寒冷,西风吹来,令人心中无尽的伤感。
孤独的馆舍显得格外凄凉,天色阴沉,心情更加惆怅。
离愁在灯光微弱的夜里,难以入眠,醒来发现自己不是在梦中,走来走去,坐来坐去,月光洒在回廊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橘绿与橙黄:形容秋天橘子果实的颜色变化,表现季节的交替和心情的变化。
- 重阳: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秋天的节日。
- 霏微雨:细小的雨,形容秋天的雨滴。
- 西风冷也:西风寒冷,感叹天气的变化与心情的冷清。
- 无限情伤:无尽的情感伤痛。
典故解析:
- 重阳: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象征着长寿与敬老。
- 孤馆:指孤独的居所,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他人独处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著称。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时值重阳,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伤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似娘儿(残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通过“橘绿与橙黄”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色彩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诗人提到重阳节的临近,传统节日往往与团圆、思念相伴,而此时的“晚来一霎霏微雨”则增添了一层寂寥感,细雨如丝,仿佛在无声诉说着离愁别恨。
诗中“单衣渐觉,西风冷也,无限情伤”,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情感的脆弱,随着天气的转凉,心中的忧愁愈加明显。孤馆的描述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夜晚的灯光微弱,照亮的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一句“月在回廊”则将孤独与思念的情绪推向高潮,月光如水,照在回廊之间,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以及对离愁的无尽思索,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橘绿与橙黄:秋冬交替时节,表达出自然变化的美感与生命的流逝。
- 近小春已过重阳:描绘时间的流逝,小春和重阳都与自然和人情密切相关,暗含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晚来一霎霏微雨:细雨作为秋天的象征,增添了诗的凄凉和孤独感。
- 单衣渐觉,西风冷也:随着天气的变化,诗人感受到的寒冷与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
- 孤馆最凄凉:孤独的环境进一步渲染了离愁的氛围。
- 天色儿苦恁凄惶:天色阴沉,心情随之低落,强化了孤独的情感。
- 离愁一枕灯残后:灯光微弱,暗示夜晚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念。
- 睡来不是,行行坐坐,月在回廊:诗人反复的动作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无眠,月光则是这一切的见证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橘绿与橙黄”比喻时光的变化,隐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西风与细雨似乎在与人对话。
- 对仗:如“行行坐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结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与对孤独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揭示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橘绿与橙黄:象征秋天的丰收与人生的变迁。
- 霏微雨:代表着孤独与思念,细雨如泪,表达内心的伤感。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寒冷。
- 孤馆:暗指孤独的生活环境,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寄托。
- 月在回廊:象征思念与孤寂,月光照亮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
B. 重阳
C. 春节
D. 元旦 -
“晚来一霎霏微雨”中的“霏微”意指:
A. 大雨
B. 细小的雨
C. 雪花
D. 风沙 -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现象表达孤独感?
A. 橘子
B. 细雨
C. 月光
D. 西风
答案:
- B
- B
- B、C、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寄托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似娘儿(残秋)》与《月夜忆舍弟》:两首诗均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前者更多地聚焦于个人孤独与秋天的感受,后者则通过月光传达对亲人的思念;前者使用细腻的雨景描绘孤寂,后者则用夜色与明月营造思念氛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赵长卿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