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

时间: 2025-01-04 14:00:03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

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

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

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

白话文翻译:

衣冠之士堕入涂炭之中,血肉之躯成为斧斤的牺牲。欣喜听到使者的车驾来临,却仍在歌唱为何来得如此迟暮。百姓处于危险的境地,只怕被风雨所隔绝。谁能阻止车轮的前进,让整个家族安居于白云之下。下面有如羊裘翁般的人物,其清风将永远流传万古。

注释:

  • 衣冠:指士人,有文化修养的人。
  • 堕涂炭:比喻陷入困境或灾难之中。
  • 血肉膏斤斧:比喻生命被残酷对待,如同肉被斧头砍割。
  • 使车:指使者的车驾。
  • 来何暮:为何来得这么晚。
  • 苍生:指百姓。
  • 颠崖:危险的境地。
  • 埋车轮:阻止车轮前进,比喻阻止某事的进行。
  • 浑家:整个家族。
  • 白云住:安居于高洁之地。
  • 羊裘翁:指隐士,比喻清高的人物。
  • 清风:指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梦桂,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切和对百姓的同情。此诗可能创作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清高隐士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政治动荡或社会不安的时期创作,诗人通过描绘士人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同时通过对隐士的赞美,寄托了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隐喻,展现了宋代社会动荡时期士人和百姓的苦难。诗中“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描绘了士人堕入困境、百姓生命如草芥的惨状,而“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则透露出对救济的期盼与对时局迟缓的不满。后两句“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和“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则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安危的关切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则是对隐士高洁品格的赞美,寄托了诗人对清平世界的无限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通过“衣冠”和“血肉”的对比,突出了士人和百姓的苦难。
  2.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表达了对救济的期盼和对时局迟缓的不满。
  3. “苍生在颠崖,惟恐隔风雨”:描绘了百姓处于危险境地,担心被风雨所隔绝。
  4. “谁为埋车轮,浑家白云住”: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人能阻止灾难的继续。
  5. “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赞美了隐士的高洁品格,寄托了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等,通过比喻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
  • 拟人:如“苍生在颠崖”,将百姓的困境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衣冠堕涂炭,血肉膏斤斧”,通过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士人和百姓苦难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忧虑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隐士的赞美,寄托了对清平世界的无限向往。

意象分析:

  • 衣冠:象征士人。
  • 涂炭:象征困境。
  • 血肉:象征生命。
  • 斤斧:象征残酷的对待。
  • 使车:象征救济。
  • 颠崖:象征危险。
  • 车轮:象征灾难的继续。
  • 白云:象征高洁之地。
  • 羊裘翁:象征隐士。
  • 清风:象征高洁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衣冠堕涂炭”中的“衣冠”指的是什么? A. 士人 B. 贵族 C. 官员 D. 隐士
  2. “血肉膏斤斧”中的“膏”是什么意思? A. 涂抹 B. 牺牲 C. 滋养 D. 覆盖
  3. “喜闻使车来,犹歌来何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不满 C. 期待 D. 失望
  4. “谁为埋车轮”中的“埋车轮”是什么意思? A. 阻止前进 B. 埋葬 C. 隐藏 D. 修理
  5. “下有羊裘翁,清风清万古”中的“羊裘翁”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官员 C. 贵族 D. 士人

答案:1. A 2. B 3. C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士对清平世界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何梦桂的《上夹谷书隐先生六首》:两者都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百姓的苦难,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何梦桂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士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何梦桂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歌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何梦桂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