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试麦垄多秀色
南陌生岐穗,农家乐事多。
塍畦交茂绿,苗实际清和。
日布玲珑影,风翻浩荡波。
来牟知帝力,含哺有衢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丰收的田野和农民的快乐生活。南边的田埂上,麦穗茂盛,显得生机盎然;田地交错,绿意盎然,秧苗整齐而和谐。阳光洒下,形成美丽的影子,微风吹过,掀起波浪般的稻田。来这里的人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心中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欢快的歌声。
注释:
- 南陌生岐穗:南边的田埂上长满了麦穗。“生岐”指麦穗茂盛。
- 农家乐事多:农田的乐趣很多,表现农民的幸福生活。
- 塍畦交茂绿:田畦交错,绿意盎然,表现出农田的繁茂。
- 苗实际清和:秧苗整齐、清新而和谐。
- 日布玲珑影:阳光洒在地上,形成美丽的光影。
- 风翻浩荡波:微风吹拂,稻田如波浪般起伏。
- 来牟知帝力:来这里的人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
- 含哺有衢歌:心中自然流出欢乐的歌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田园风景、农事生活为题,表现出对自然和农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农业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农田丰收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农民幸福生活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丰收的田野,表达了诗人对农田和农民生活的热爱。开篇的“南陌生岐穗”便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仿佛让人置身于金色麦浪之中。田地的交错与繁茂植被的描写,体现了自然的丰饶与和谐美。日光与微风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动感与灵动,使读者能感受到田野生机盎然的气息。
诗的最后两句,提到“知帝力”和“衢歌”,显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农民在自然力量的滋养下,收获了不仅是粮食,更是心灵的快乐与满足。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贯穿全诗,彰显了古代农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陌生岐穗:描绘了南边的田埂上,麦穗繁茂的景象。
- 农家乐事多:强调农民在耕作中体验到的快乐与乐趣。
- 塍畦交茂绿:田地交错,生机盎然,描绘出丰收的景象。
- 苗实际清和:秧苗的整齐与和谐,表现出农作的顺利。
- 日布玲珑影:阳光洒下,形成美丽的影子,渲染出田野的美。
- 风翻浩荡波:微风拂过,稻田起伏,生动展现了自然的活力。
- 来牟知帝力:来此的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含哺有衢歌:心中自然流淌出的歌声,传递出快乐与幸福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景象与人类的情感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通过“日布玲珑影”和“风翻浩荡波”,赋予自然以人性,使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如“塍畦交茂绿,苗实际清和”,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农田丰收的赞美,歌颂了农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生活,传达出对劳动成果的欣喜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穗: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田畦:代表着农田的繁茂与生机。
- 阳光:象征着温暖与生命力。
- 微风:传达出自然的活力与变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南陌生岐穗”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繁华的城市
- B. 丰收的田野
- C. 苍凉的山林
-
“风翻浩荡波”中的“翻”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诗中提到的“知帝力”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的智慧
- C. 诗人的心情
答案:
- B. 丰收的田野
- B. 拟人
- A. 自然的力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田园乐》 by 陶渊明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注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 《田园乐》:与《奉试麦垄多秀色》相似,表现了农田的丰收与农民的快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