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

时间: 2025-01-17 09:15:26

床头连日酒瓶干,旅寓何心定饱餐。

有势欲封千户易,无才刚道一秋难。

镜中咄咄容颜改,壁上行行指血残。

黄叶满庭人倦扫,恶风翻瓦作秋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床头连日酒瓶干,
旅寓何心定饱餐。
有势欲封千户易,无才刚道一秋难。
镜中咄咄容颜改,壁上行行指血残。
黄叶满庭人倦扫,恶风翻瓦作秋寒。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酒瓶一直干枯,
身在异乡,心中无暇顾及丰盛的饮食。
有权势的人想要封千户很容易,而无才之人却连一个秋天都难以度过。
镜子中自己的容颜已经明显改变,墙上却留下了斑斑血迹。
庭院中满地的黄叶,令人疲倦地打扫,
恶风翻动瓦片,带来了秋天的寒意。

注释:

  • 床头连日酒瓶干:床头放着的酒瓶连日来都没有酒,表明诗人心情压抑。
  • 旅寓:在外寄居,远离故乡。
  • 有势欲封千户易:有权势的人想封赏千户(指封侯、封地)相对容易。
  • 无才刚道一秋难:没有才干的人,仅仅度过一个秋天就显得很困难。
  • 镜中咄咄容颜改:镜子中映出的容颜已经明显改变,暗指岁月流逝。
  • 壁上行行指血残:墙上的斑斑血迹,可能暗示了过往的伤痛或遗憾。
  • 黄叶满庭人倦扫:庭院中满是黄叶,让人疲于打扫。
  • 恶风翻瓦作秋寒:恶风吹动瓦片,带来了秋天的寒意,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胤勣,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忧虑,风格沉郁、细腻。

创作背景:

《秋意》写于诗人旅居他乡,面临秋天的时节,感受到异乡的孤寂和对过往的追忆,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秋意》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秋季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床头连日酒瓶干”引入,营造出一种无奈的现实,酒瓶的空干不仅象征着心灵的枯竭,也体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接着,诗人通过对比有势与无才,揭示了社会的残酷。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轻松获取的荣华富贵,和无才之人面临的困境形成鲜明对照,折射出人情冷暖和人生的艰辛。

“镜中咄咄容颜改”一句,深刻地道出了岁月无情,人的容颜随时间而改变,暗示着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省。最后两句“黄叶满庭人倦扫,恶风翻瓦作秋寒”则以自然景象映衬内心的凄凉,黄叶象征着凋零和失去,恶风的侵袭则是秋季寒冷的象征,令诗人更加感到无助与孤寂。

整首诗充满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床头连日酒瓶干:反映出诗人长时间的孤独和情感的缺失。
  2. 旅寓何心定饱餐:在异乡的诗人心中没有安宁,也无法享受丰盛的食物。
  3. 有势欲封千户易,无才刚道一秋难:社会的冷漠和竞争,强调才华与权利的不对等。
  4. 镜中咄咄容颜改:表现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感受到自身的变化。
  5. 壁上行行指血残:可能暗示过往的伤痛或内心的挣扎。
  6. 黄叶满庭人倦扫: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疲惫,黄叶传达了凋零的感觉。
  7. 恶风翻瓦作秋寒: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有势与无才的对比,突显社会的不公。
  • 象征:黄叶、恶风等自然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秋天的萧瑟。
  • 拟人:将“恶风”描写成可以翻动瓦片的存在,增强了秋天的寒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孤独、无奈及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反映了个人的无力与无奈,充满了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瓶:象征孤独和情感的缺失。
  • 黄叶:象征衰败、失去和秋天的萧瑟。
  • 恶风:代表外部环境的压迫感和秋天的寒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自己的孤独感?

    • A. 黄叶
    • B. 酒瓶
    • C. 瓦片
    • D. 镜子
  2. 诗中提到有势的人想要封千户,说明了什么?

    • A. 权力的获取容易
    • B. 无才的痛苦
    • C. 秋天的寒冷
    • D. 旅居的生活
  3. “镜中咄咄容颜改”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社会的竞争
    • B. 友情的缺失
    • C. 时光的流逝
    • D. 秋天的美丽

答案:

  1. B(酒瓶)
  2. A(权力的获取容易)
  3. C(时光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汤胤勣《秋意》杜甫《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但《秋意》更偏向于对自然的描绘和秋季的凄凉,而《月夜忆舍弟》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