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阳和欲行舟者》
时间: 2025-01-01 14:36: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亢阳和欲行舟者
春秋书闵雨,乃见先王制。
有意在黎民,山川无不祭。
今者望云霓,青天绝纤翳。
为坛割舒鴈,盘血陈水汭。
于时颇精虔,奠爵必亲涗。
向夕有微阴,扫然还复霁。
吾闻先儒言,阳骄不能闭。
此时系穹旻,己力安所诣。
宣王云汉诗,曾不鉴上帝。
恨无奡荡舟,空自思跃蜧。
白话文翻译
在春秋时期的雨水记录中,揭示了先王的制度。
他们是为了百姓着想,山川河流皆有祭祀。
如今我仰望彩云霓裳,青天没有一丝遮蔽。
为祭坛割下舒展的雁翎,盘中盛水则陈列着鲜血。
当时我极为虔诚,敬酒时必定亲自倾倒。
傍晚时分有些阴云,片刻后又恢复晴朗。
我听说先贤所言,阳光强烈无法遮挡。
此时我在天空之下,自己的努力又能达到何处。
宣王的《云汉》诗,何曾映照上天的意旨。
惋惜没有一只舟可荡,空自思念跃入水中的蜧蛉。
注释
- 闵雨:古代对春秋时期阴雨天气的称呼。
- 山川无不祭:指各地山川都有祭祀的传统。
- 云霓:彩云和霓光,象征美好的景象。
- 奠爵必亲涗:奠酒时必须亲自倾倒,表示对神灵的虔诚。
- 阳骄不能闭:阳光过于强烈,无法遮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倪翁,宋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风格多样而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人事为主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祭祀、政治制度及个人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亢阳和欲行舟者》不仅是一首抒怀之作,更是对历史、文化与个人理想的深刻反思。梅尧臣通过对春秋时期祭祀制度的回顾,引出了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展现出他对历史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祭祀仪式交相辉映,既有对天地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类历史的沉思。
整首诗的情感在于一种矛盾的状态:既希望能通过舟行来追寻理想,又受到现实的限制。用“恨无奡荡舟”来表达这种渴望与无奈,极具感染力。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深邃而又沉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深度与广泛的历史背景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秋书闵雨:反映历史记载,表明对春秋时期的重视。
- 乃见先王制:提及古代先王的制度,强调传统的重要性。
- 有意在黎民:说明祭祀的初衷是为了百姓。
- 山川无不祭:各地山川都有祭祀,强调文化传统的普遍性。
- 今者望云霓:转向当下,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象。
- 青天绝纤翳:象征着自由与纯净。
- 为坛割舒鴈:祭祀时的具体举动,体现虔诚。
- 盘血陈水汭:祭品的准备,表现对神灵的尊重。
- 于时颇精虔:表达自己在祭祀时的虔诚态度。
- 向夕有微阴:描绘傍晚的景象,暗示未来的不确定。
- 扫然还复霁:阴云消散,天再度明朗,象征希望。
- 吾闻先儒言:引用先贤之言,增加历史感。
- 阳骄不能闭:阳光强烈,象征无法遮挡的真理或理想。
- 此时系穹旻:感叹在宇宙之下,人的渺小与无力。
- 己力安所诣:对自己努力的迷茫与思考。
- 宣王云汉诗:提及古代诗作,表现对文化的敬仰。
- 曾不鉴上帝:表达对上天意志的无奈。
- 恨无奡荡舟:渴望自由,却又无舟可行,感叹无奈。
- 空自思跃蜧:思念蜧蛉的自由,表现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 对仗:如“扫然还复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化: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与意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理想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秋:象征历史的悠久性。
- 云霓: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 祭坛:文化与信仰的体现。
- 舟:自由与理想的象征。
- 蜧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秋”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汉代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
“恨无奡荡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自由
C)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青天绝纤翳”意味着什么? A) 天空阴暗
B) 自由与纯净
C) 风雨交加
答案:
- B) 春秋战国
- B) 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自由
- B) 自由与纯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亢阳和欲行舟者》与李白《将进酒》:二者均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但梅尧臣更多关注历史与文化的反思,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个体主义与对人生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梅尧臣诗选》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