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寝
作者: 陆游
倦腕擎书忽堕前,
心清无梦腹便便。
丹成未要排云去,
且住人间作睡仙。
白话文翻译:
在疲倦的手腕支撑着的书本突然滑落在面前,
心中清净无梦,肚子却感到空荡荡。
丹药虽已炼成,还不急于飞升入云,
不如暂时留在人间,做一个睡觉的仙人。
注释:
- 倦腕:疲惫的手腕。
- 擎:举起,支撑。
- 忽:突然。
- 堕:掉落。
- 便便:形容肚子空虚,肚子饿。
- 丹成:指炼成仙药,通常指道教的丹药。
- 排云去:指飞升到云端。
- 睡仙:指像仙人一样地安静休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剑南诗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深感国事之忧,作品多表现爱国情怀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其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也有细腻婉约。
创作背景:
《昼寝》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他经历了许多风雨,身体略显疲惫。他常常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与舒适,因而写下这首描绘午睡的诗,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暂时逃避。
诗歌鉴赏:
《昼寝》通过描绘一个简单的午睡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的开头,诗人以“倦腕擎书忽堕前”引入,展现出一种疲惫的状态,手腕的疲倦与书本的掉落暗示着诗人对学习与生活的沉重感受。接着,诗人描绘出一种心灵的宁静,“心清无梦”,在白昼的梦乡中,肚子却感到空虚,这种身体与心灵的对比,显得尤为生动。
“丹成未要排云去”一句,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与追求,尽管已经炼成了仙药,却不急于追求飞升,反而选择留在世间享受生活的乐趣。最后一句“且住人间作睡仙”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接纳,宁愿做一个安静的“睡仙”,也不愿追逐虚无缥缈的仙境。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深厚的生命智慧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倦腕擎书忽堕前:描述手腕疲倦地支撑着书本,突然掉落,显现出诗人学习的疲惫和无奈。
- 心清无梦腹便便:诗人心中无杂念,安静地沉浸在无梦的状态中,但肚子却感到空虚,形成一种幽默的对比。
- 丹成未要排云去:虽然已炼成仙药,但不急于飞升,体现了诗人对仙道的淡然态度。
- 且住人间作睡仙:选择留在人间做个“睡仙”,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倦腕”与“心清”,“丹成”与“睡仙”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午睡比作“睡仙”,营造出一种轻松悠然的氛围。
- 拟人:将书本的掉落与人类的疲惫感结合,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现实生活的接受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意象分析:
- 书本:象征知识与学习,反映出诗人的求知欲与疲惫感。
- 心境:代表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
- 丹药:象征追求长生与超脱,反映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
- 睡仙:象征理想生活状态,体现出诗人对逍遥自在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倦腕擎书”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疲惫
B. 兴奋
C. 无奈 -
“丹成未要排云去”中,诗人对飞升的态度是: A. 迫不及待
B. 淡然处之
C. 忽视 -
诗人选择“作睡仙”是想表达: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描绘宁静夜晚,表达思乡情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人的情感,意境悠远。
诗词对比:
- 陆游《昼寝》与李白《静夜思》:两者均表现出对宁静的向往,前者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后者通过夜晚景象,展现出不同的诗意与情感。
通过对《昼寝》的深入分析,不仅能体会到陆游的生活哲学,也能在诗中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