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

时间: 2024-09-19 21:16:28

晨起东园去,消磨夏日长。

随锄泉眼出,上爪药苗香。

琴挂山斋壁,龟搘道室床。

始知彭泽令,真足傲羲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晨起东园去,消磨夏日长。
随锄泉眼出,上爪药苗香。
琴挂山斋壁,龟搘道室床。
始知彭泽令,真足傲羲皇。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来到东园,悠然度过漫长的夏日。
随手锄草,泉水涌出,药苗的香气扑鼻而来。
古琴悬挂在山间书斋的墙壁上,
乌龟依偎在道室的床头。
这时我才明白彭泽的令君,
真是足以傲视天上的羲皇。

注释

  • 晨起:清晨起床。
  • 东园:指东边的园子,可能是指自家庭院或私家花园。
  • 消磨:打发时间,度过时光。
  • 随锄:随便用锄头除草。
  • 泉眼:泉水的源头。
  • 上爪:形容药苗生长向上。
  • 药苗:药用植物的幼苗。
  • 琴挂:古琴悬挂在墙上。
  • 龟搘:乌龟依靠在床头。
  • 彭泽令:古代官名,彭泽的令君以风雅著称。
  • 羲皇:传说中的太阳神,象征高贵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者。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作品多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其诗风豪放、意境深远,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东园》写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在经历了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坎坷后,陆游选择在田园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诗歌鉴赏

《东园》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展现了陆游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理想的追忆。诗的开头就营造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作者晨起前往东园,悠然自得地度过夏日的时光,这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与他一生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

“随锄泉眼出,上爪药苗香”一句,生动描绘了作者在劳作中感受到的自然气息,泉水的清凉与药苗的香气交织,使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此处的“随锄”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写照,也是一种归属感的体现,作者在农田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接下来的描写“琴挂山斋壁,龟搘道室床”,则展示了他对文化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古琴与乌龟的意象,暗示着作者心中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对高雅文化的尊重。最后一句“始知彭泽令,真足傲羲皇”,则是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彭泽令以风雅著称,代表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陆游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晨起东园去:清晨起床就去东边的园子,展现了自然生活的开始。
  • 消磨夏日长:在园子里悠闲地度过漫长的夏日,表现出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
  • 随锄泉眼出:在园中锄草,泉水从土壤中涌出,暗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上爪药苗香:药苗生长,散发出香气,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然的美好。
  • 琴挂山斋壁:古琴悬挂在书斋的墙壁上,体现了作者对音乐和文化的追求。
  • 龟搘道室床:乌龟依偎在床头,暗示着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始知彭泽令:意识到彭泽的令君,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真足傲羲皇:彭泽令能傲视羲皇,体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琴挂山斋壁,龟搘道室床”,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的闲适与彭泽的高洁相提并论,表现出作者的理想追求。
  • 意象:通过自然与文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真谛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园:象征着自然与宁静的生活环境。
  • 泉眼:代表着生命的源泉与自然的清新。
  • 药苗: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暗示着自然的疗愈力量。
  • 古琴:代表文化与艺术的象征,体现了作者的内涵与修养。
  • :象征长寿与安宁,反映出生活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东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陆游
    D. 白居易

  2. 诗中“随锄泉眼出”中的“泉眼”指的是什么?
    A. 小溪
    B. 水井
    C. 泉水的源头
    D. 湖泊

  3. “始知彭泽令,真足傲羲皇”意在表达什么?
    A. 对彭泽令的不满
    B. 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C. 对羲皇的崇拜
    D. 对名利的追求

答案

  1. C. 陆游
  2. C. 泉水的源头
  3. B. 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桃花源记》:陶渊明

诗词对比

  • 《东园》与《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但陆游更多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王维则将自然景色与心境结合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