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骝马》

时间: 2025-01-04 06:54:20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紫骝马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

白话文翻译:

你骑着紫色的骏马,远行前往燕山。 年迈的母亲倚在门边哭泣,泪水湿透了门前的道路。 泪水何时才能干涸,马儿离去不再回头。 上个月寄来的信中说,你已经在官署任职。 月俸已经很多,还娶了尚书的女儿。 身份荣耀自然值得高兴,但母亲去世却无人照看。 感谢邻里的人们,用钱修缮了母亲的坟墓。

注释:

  • 紫骝马:指紫色的骏马。
  • 燕山:位于今河北省北部,古代常指边疆地区。
  • 郎署:指官署,即官员办公的地方。
  • 月赐:指官员的月俸。
  • 尚书女:指尚书的女儿,尚书是古代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物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远行,母亲在家中悲泣的情景,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家庭分离的悲剧,以及游子在外追求功名后对家庭的忽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游子的荣耀与母亲的孤独,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家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诗中“老母倚门啼”与“身荣自可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和游子的自私。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家庭情感的珍视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骑紫骝马,远上燕山去。”:描绘游子骑马远行的场景,紫骝马象征着游子的英勇和远大的志向。
  2. “老母倚门啼,泪湿门前路。”:通过老母的哭泣,表达了家庭的分离和对游子的思念。
  3. “泪亦何时干,马去无回步。”:泪水象征着母亲的悲伤,马去无回步则暗示了游子的决绝。
  4. “前月附书还,置身在郎署。”:游子在官署任职,显示了他的成功和地位的提升。
  5. “月赐既已多,取得尚书女。”:月俸的增加和娶尚书女,进一步强调了游子的荣耀。
  6. “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游子的荣耀与母亲的死亡形成对比,突出了游子的自私。
  7. “多谢邻里人,将钱治坟墓。”:邻里人的善举,反衬出游子对母亲的忽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游子的荣耀与母亲的孤独进行对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 象征:紫骝马、泪水等象征着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游子的荣耀与母亲的孤独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家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矛盾,强调了家庭情感的重要性,并对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

意象分析:

  • 紫骝马:象征游子的英勇和远大的志向。
  • 泪水:象征母亲的悲伤和对游子的思念。
  • 燕山:象征边疆和远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紫骝马”象征什么? A. 游子的英勇和远大的志向 B. 游子的孤独和悲伤 C. 游子的荣耀和地位 答案:A

  2. 诗中“老母倚门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游子的荣耀 B. 母亲的悲伤和对游子的思念 C. 游子的孤独 答案:B

  3. 诗中“身荣自可乐,母死无人顾”反映了什么? A. 游子的自私 B. 母亲的伟大 C. 邻里人的善举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家庭分离的悲伤。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家庭分离的悲伤,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袁凯诗集》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