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鱼具诗。蓑衣》

时间: 2025-01-17 09:56:51

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

襟色裛xU霭,袖香褵褷风。

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

意思解释

添鱼具诗·蓑衣

作者: 皮日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领蓑正新,著来沙坞中。
隔溪遥望见,疑是绿毛翁。
襟色裛霭,袖香褵褷风。
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

白话文翻译:

一件新蓑衣,穿在沙滩的小屋中。
隔着溪水远远望去,疑似那位绿毛的渔翁。
衣襟上带着晨雾的颜色,袖子上散发着香气和轻风。
如果前面不穿华丽的衣服,何以成为三公(指高官)呢?

注释:

  • : 指用草或其他材料制成的雨衣,常用于渔民或农民。
  • 沙坞: 沙滩旁的小屋,指渔民的栖息地。
  • 绿毛翁: 形容渔翁,可能指年长或外形独特的渔民。
  • 襟色裛霭: 衣襟的颜色沾染了晨雾的湿气。
  • 三公: 古代官职,指高官,代表权势和地位。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子美,号乐天,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皮日休隐居田园之际,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反映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翁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活的深刻理解。开头的“蓑衣”不仅是渔民的生活工具,更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强调了简朴与自然的和谐。诗人在描绘渔翁时,巧妙地使用了“疑是绿毛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远观的幽默感,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接下来的“襟色裛霭,袖香褵褷风”,细腻地刻画了渔翁的衣物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前头不施衮,何以为三公”,则是对当时官场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权力与物质的反思。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意蕴深远,体现了皮日休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与对官场的超然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新蓑衣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 第二联通过远望的视角,渔翁的身影与自然融为一体。
    • 第三联展现了衣物与环境的和谐,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最后一联则引发读者对社会地位和真实生活的思考。
  • 修辞手法:

    • 比喻: “疑是绿毛翁”将渔翁与自然风光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 各联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渔民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了对官场虚伪和权力的批判,体现了诗人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蓑衣: 象征渔民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 溪水: 代表了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晨雾: 体现了清新、自然的气息。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蓑衣”象征什么?
      • A. 权力
      • B. 渔民的生活
      • C. 财富
    2. “三公”指的是什么?
      • A. 渔民
      • B. 高官
      • C. 普通人
    3. 诗的主要意境是什么?
      • A. 追求权利
      • B. 享受自然
      • C. 追求财富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添鱼具诗·蓑衣》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但前者更多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而后者则强调了简朴与自然。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