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绿遍长安树,春归空隔年。 愁多落花地,情远倚楼天。 河汉昆崙外,苍龙北极天。 老知玄有味,羞更赋神仙。
白话文翻译:
长安的树木绿意盎然,春天归来却隔了一年。 忧愁多在落花的地方,情感遥远地倚靠在楼台上。 银河在昆仑山之外,苍龙在北极的天空。 年老后知道玄妙有味道,羞于再写关于神仙的诗。
注释:
- 绿遍:指树木绿意盎然。
- 春归空隔年:春天归来却隔了一年,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 愁多落花地:忧愁多在落花的地方,象征着忧愁与春天的离去。
- 情远倚楼天:情感遥远地倚靠在楼台上,表达对远方情感的思念。
- 河汉昆崙外:银河在昆仑山之外,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山。
- 苍龙北极天:苍龙在北极的天空,苍龙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兽。
- 老知玄有味:年老后知道玄妙有味道,指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羞更赋神仙:羞于再写关于神仙的诗,表达对世俗超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他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张耒晚年,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归来和离去为背景,通过对长安树木绿意的描绘,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愁多落花地”和“情远倚楼天”两句,通过对落花和楼台的意象,抒发了对远方情感的思念和对人生忧愁的感慨。后两句“河汉昆崙外,苍龙北极天”则通过神话中的银河和苍龙,表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最后两句“老知玄有味,羞更赋神仙”则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超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遍长安树,春归空隔年。
- 长安的树木绿意盎然,春天归来却隔了一年,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
- 愁多落花地,情远倚楼天。
- 忧愁多在落花的地方,情感遥远地倚靠在楼台上,表达对远方情感的思念。
- 河汉昆崙外,苍龙北极天。
- 银河在昆仑山之外,苍龙在北极的天空,通过神话中的意象,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老知玄有味,羞更赋神仙。
- 年老后知道玄妙有味道,羞于再写关于神仙的诗,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超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绿遍长安树”比喻春天的生机盎然。
- 拟人:通过“春归空隔年”拟人化春天的归来。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愁多落花地,情远倚楼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归来和离去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神话意象的运用,抒发了对远方情感的思念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遍长安树:春天的生机盎然。
- 春归空隔年:时光流逝的感慨。
- 愁多落花地:忧愁与春天的离去。
- 情远倚楼天:对远方情感的思念。
- 河汉昆崙外:神话中的银河和昆仑山。
- 苍龙北极天:神话中的苍龙和北极。
- 老知玄有味: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羞更赋神仙:对世俗超脱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绿遍长安树”比喻什么? A. 春天的生机盎然 B. 秋天的落叶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的“春归空隔年”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喜悦 B. 时光流逝的感慨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的“愁多落花地”象征什么? A. 忧愁与春天的离去 B. 秋天的丰收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炎热
-
诗中的“情远倚楼天”表达了什么? A. 对远方情感的思念 B. 对春天的喜悦 C. 对秋天的丰收 D. 对冬天的寒冷
-
诗中的“老知玄有味”表达了什么? A. 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B. 对春天的喜悦 C. 对秋天的丰收 D. 对冬天的寒冷
答案:
- A
- B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情感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耒《偶成二首 其二》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张耒《偶成二首 其二》与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诗都通过对梦境或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情感的思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等多位宋代诗人的诗作,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张耒等多位宋代诗人的诗作,对宋诗进行了详细的鉴赏和分析。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张耒等诗人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