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三日得月亭夜宴有感而作 多情多病莫多愁,纤月风亭得乍游。 我亦池塘当户好,断云城郭夜侵楼。
白话文翻译:
多情多病的人啊,不要太多愁善感,在这纤细的月光下,风亭之中,我们得以暂时游赏。我也觉得池塘边对着门户的景色很好,夜幕下,城郭的云彩仿佛侵入了楼阁。
注释: 字词注释:
- 多情多病:形容人情感丰富且身体虚弱。
- 纤月:细小的月亮,形容月光柔和。
- 风亭:有风的亭子,指夜宴的场所。
- 乍游:暂时游赏。
- 池塘当户:池塘边对着门户,形容景色宜人。
- 断云:断续的云彩。
- 城郭:城墙和外城,泛指城市。
- 夜侵楼:夜晚云彩仿佛侵入了楼阁。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晚号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在夜宴中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汤显祖在八月三日夜晚,于得月亭参加夜宴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多情多病之人不应过多愁善感的劝慰,以及对夜晚景色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首句“多情多病莫多愁”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劝慰之情,希望多情多病之人不要过于忧愁。后三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纤月、风亭、池塘、断云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雅的夜景图。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多情多病莫多愁”:直接劝慰多情多病之人不要过于忧愁,表达了作者的关怀之情。
- 次句“纤月风亭得乍游”:描绘了夜晚的景色,纤细的月光下,风亭之中,人们得以暂时游赏。
- 第三句“我亦池塘当户好”:表达了作者对池塘边景色的喜爱,认为这样的景色很美。
- 末句“断云城郭夜侵楼”:通过“断云”和“夜侵楼”的描绘,增强了夜晚的神秘感和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纤月”比喻月光柔和,“断云”比喻云彩断续。
- 拟人:“夜侵楼”赋予云彩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夜晚景色的欣赏和对多情多病之人的劝慰,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纤月:柔和的月光。
- 风亭:夜宴的场所。
- 池塘:宜人的景色。
- 断云:神秘的云彩。
- 城郭:城市的象征。
- 夜侵楼:夜晚的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多情多病莫多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忧愁 B. 劝慰 C. 愤怒 D. 喜悦
- “纤月风亭得乍游”中的“纤月”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月亮 B. 细小的月亮 C. 圆月 D. 弯月
- “我亦池塘当户好”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喜爱? A. 山景 B. 水景 C. 城市 D. 乡村
- “断云城郭夜侵楼”中的“断云”是什么意思? A. 连续的云彩 B. 断续的云彩 C. 厚重的云彩 D. 轻薄的云彩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牡丹亭》:汤显祖的另一部代表作,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美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景色,但汤显祖的诗更加平和,而杜甫的诗则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收录了汤显祖的所有作品,包括戏剧和诗歌。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