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公会饮昆山放生池亭》
时间: 2025-01-04 10:59: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诸公会饮昆山放生池亭 作者:赵彦端
初疑山遥遥,不知日车水。
杖藜起衰病,适此氛翳屏。
北山喜觌面,倒屣客不领。
讙然呼断桥,快扫风柳影。
扁舟载幽具,二面纳倒景。
荷香已坐足,不待花破颖。
潜鱼出银刀,盈月上金饼。
琴间得新弄,棋醉有新警。
长备者谁欤,喧静同一境。
行歌事带亦适,还坐烛初耿。
吾曹困重阴,湿处混蛙黾。
忽逢天宇宽,况此星斗冷。
酒为河朔倾,大胜汲寒井。
诗成西园句,浩若转修绠。
君看万象色,回首森已暝。
吾欢岂异兹,瓶罄勿三请。
白话文翻译:
初时我以为山显得遥远,不知道白天的行车如水般流动。
我拄着拐杖,因身体虚弱而来,正好在这氛围中隐匿。
北山让我欣喜相见,客人却不领情地倒着鞋子。
呼喊声响起在断桥上,快意地扫去柳树的影子。
小舟载着幽静的器具,双面接纳这倒影的美景。
荷花的香气已经坐足,不必等到花瓣破裂。
水中的鱼潜出如银刀,明月升起如金饼。
琴声中得到新曲,棋局中醉酒有新警。
长久守备的又是谁呢,喧闹和宁静同在一个境地。
行歌的事情十分适意,坐下时烛光微微闪烁。
我们困在阴影之中,湿气混合着青蛙与蝌蚪。
忽然遇见天空宽广,况且这星斗显得冷清。
酒如河朔的倾斜,远胜汲取寒井的饮水。
诗词在西园写成,浩瀚如转动的修绳。
看看万象的色彩,回首时已是深夜。
我的欢愉岂是别的,酒瓶见底不必三请。
注释:
- 杖藜:拄着的拐杖。
- 衰病:身体虚弱、疾病。
- 氛翳:阴霾的气氛。
- 北山:指北边的山,代表自然美景。
- 倒屣:不合适地穿鞋,表示失礼。
- 幽具:幽静的器具,可能指酒器或乐器。
- 潜鱼:水中的鱼,形象生动。
- 盈月:满月。
- 长备者:长久准备的人。
- 河朔:指河流上游地区,常用以形容酒。
- 西园:指西侧的园子,代表诗歌创作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有卓越成就。他的诗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珍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与友人聚会时,地点在昆山的放生池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饮、共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聚会场景,诗人在昆山的放生池亭,与友人们共饮共乐,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初疑山遥遥”抒发对远山的思绪,随即描述日间的行车如流水般悠然,显示出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接着,诗人通过对北山、荷香等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出浓厚的自然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潜鱼出银刀,盈月上金饼”的描写尤为生动,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恬淡与宁静。
对于酒的描写则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酒不仅是简单的饮品,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通过“酒为河朔倾,大胜汲寒井”表达了酒的独特魅力,以及在此刻的欢愉与畅快。结尾处,诗人提到“瓶罄勿三请”,则是对友人的一种亲密邀请,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亦展现出一种人生哲学:欢愉的时光不必多邀,珍惜眼前的快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疑山遥遥,不知日车水:开头表达了对山的距离感和对日间行车的无知,暗示一种轻松的旅行状态。
- 杖藜起衰病,适此氛翳屏:拄着拐杖的身体状态与氛围相宜,暗示诗人在此环境中得到放松和舒适。
- 北山喜觌面,倒屣客不领:对北山的喜悦与对客人失礼的无奈形成对比,展现了人情世故的复杂。
- 讙然呼断桥,快扫风柳影:热闹的呼喊声和风中的柳影,表现了聚会的热闹与生动。
- 扁舟载幽具,二面纳倒景:小舟载着幽静的器具,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潜鱼出银刀”,将鱼比作银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 对仗:如“喧静同一境”,对比喧闹与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与友人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清雅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自然的高远与宁静。
- 水:流动的象征,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化。
- 鱼: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灵动。
- 月:象征宁静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酒:象征友情与欢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北山”主要代表什么?
- A. 自然美景
- B. 友谊
- C. 个人情感
-
“酒为河朔倾”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酒的厌倦
- B. 对酒的赞美
- C. 对酒的冷淡
-
诗中“吾欢岂异兹”表现了什么样的心态?
- A. 对聚会的不满
- B. 对欢愉的珍惜
- C. 对时间的感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 - 陶渊明
- 《月下独酌》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较,赵彦端的《与诸公会饮昆山放生池亭》更侧重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两者在表现主题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酒、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理解。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诗词鉴赏的详细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发展的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