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7:31:14

灵通寺前老圃,畦蔬想见如云。

谋拙嗟予飘泊,归来与尔知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通寺前老圃,畦蔬想见如云。谋拙嗟予飘泊,归来与尔知闻。

白话文翻译:

在灵通寺前的老园子里,想象着那里的蔬菜长得茂盛如云。我感叹自己谋事不周,漂泊不定,如今归来,与你分享这些见闻。

注释:

  • 灵通寺:寺庙名,具体位置和历史不详。
  • 老圃:老园丁,这里指老园子。
  • 畦蔬:园中的蔬菜。
  • 谋拙:谋事不周,指做事不够聪明或计划不周。
  • 飘泊:漂泊不定,指生活不稳定,四处流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经历了一段漂泊生活后,回到家乡或某个熟悉的地方,感叹自己的漂泊经历,并与友人分享这些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通寺前老园子里的蔬菜茂盛如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诗中的“谋拙嗟予飘泊”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谋事不周、生活漂泊的无奈和自责。而“归来与尔知闻”则透露出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这些经历和感受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通寺前老圃”: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地点,灵通寺前的老园子,为后文的想象和感慨提供了场景。
  • “畦蔬想见如云”:通过想象园中蔬菜茂盛如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 “谋拙嗟予飘泊”: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谋事不周、生活漂泊的无奈和自责。
  • “归来与尔知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分享这些经历和感受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畦蔬想见如云”中,将蔬菜茂盛的景象比喻为云,形象生动。
  • 对仗:“谋拙嗟予飘泊”中,“谋拙”与“飘泊”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通寺:寺庙名,象征着宁静和神圣。
  • 老圃:老园子,象征着稳定和安宁。
  • 畦蔬:园中的蔬菜,象征着自然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灵通寺”是指什么? A. 一个具体的地点 B. 一个虚构的地方 C. 一个历史事件 D. 一个文学典故

  2. 诗中的“谋拙嗟予飘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B.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自责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的“归来与尔知闻”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与友人分享经历和感受 B. 希望独自享受宁静 C. 希望得到友人的帮助 D. 希望远离尘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夜坐三首 其二》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