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新秋》

时间: 2025-01-19 15:33:07

云白吞烟,山青傲雨。

西风瑟瑟惊幽户。

奈何多病怕逢秋,偏是流光急于弩。

一枕寒蛩,半窗红树。

眼前惹起愁无数。

藤床有梦隔巫阳,天街且卧看河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白吞烟,山青傲雨。西风瑟瑟惊幽户。奈何多病怕逢秋,偏是流光急于弩。一枕寒蛩,半窗红树。眼前惹起愁无数。藤床有梦隔巫阳,天街且卧看河鼓。

白话文翻译:

云朵洁白如烟,青山在雨中显得格外傲然。西风瑟瑟,惊动了幽静的门窗。可惜我多病,害怕秋天的到来,偏偏光阴如箭,匆匆而过。枕边传来寒虫的鸣叫,窗外红树映入眼帘,眼前的景象惹起了无尽的愁苦。藤床上有梦隔着巫阳,我在天街上悠然卧看河流的鼓声。

注释:

  • 云白吞烟:形容云彩白如烟雾,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
  • 山青傲雨:青山在雨中显得更加坚定高傲。
  • 西风瑟瑟:西风呼啸,带来凉意。
  • 奈何多病:无奈自己多病,感到无力。
  • 流光急于弩:光阴如同箭一般急速流逝。
  • 寒蛩:寒虫,指秋天的虫鸣。
  • 巫阳:传说中的神秘地方,这里指梦境的遥远。
  • 河鼓:指河流的声音,带有音乐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濂,明代著名诗人,字仲华,号清源。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现了诗人在秋天到来时的感伤与思索。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身体状况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踏莎行 新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凄凉。开篇以“云白吞烟,山青傲雨”描绘出一幅清新的秋景,给人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感觉。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内心的忧愁逐渐显露。他对秋天的恐惧,正是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悟。尤其是“奈何多病怕逢秋”,将个人的身体状况与季节的变迁紧密相连,表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脆弱。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寒蛩”、“红树”等,生动地呈现了秋天的特色。这些意象不仅仅是自然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诗人在藤床上做梦,隔着“巫阳”,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以“天街且卧看河鼓”结束,似乎在寻求一种内心的安宁与解脱。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秋天到来的深切忧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深情。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云白吞烟:描绘清秋天空的澄澈。
    • 山青傲雨:表现山的挺拔与坚毅。
    • 西风瑟瑟惊幽户:表达秋风带来的凉意与不安。
    • 奈何多病怕逢秋:直白的抒发对秋天与健康的恐惧。
    • 偏是流光急于弩:形容时间的急迫与无情。
    • 一枕寒蛩,半窗红树:通过细节展现秋天的气息。
    • 眼前惹起愁无数:情感的直接表露。
    • 藤床有梦隔巫阳:梦与现实的对比。
    • 天街且卧看河鼓:寻找内心的平静。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云白吞烟,山青傲雨”,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西风瑟瑟”。
    • 比喻:流光比喻时间的流逝。
  3.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与对秋天的思索,表达了一种无奈与忧愁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象征坚定与永恒。
  • 西风:象征冷酷与无情。
  • 寒蛩:象征孤独与凄凉。
  • 红树: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白吞烟”描绘的是哪种天气?

    • A. 阴雨
    • B. 晴朗
    • C. 雪天
  2. 诗人对秋天的感觉是: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无所谓
  3. 诗中的“寒蛩”指的是: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虫鸣
    • C. 夏天的蝉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高濂的《踏莎行 新秋》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高濂更多的是对生命脆弱的忧虑,而李白则侧重于对饮酒与孤独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概论》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高濂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