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怀沙。
白话文翻译:
在简朴的亭台上倚靠着高高的栏杆,静静地感受着自然的美景。孤零零的村庄经历了野火,远处的海岸边可以看到渔民的家。急流险滩让船只难以渡过,高山之上太阳也容易西斜。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如果正道存在,又何必再为过去的苦难而痛心呢?
注释:
- 务简:指生活简朴。
- 危槛:高高的栏杆。
- 凝然:静静地。
- 物华:自然的美景。
- 野烧:野火。
- 极浦:远处的海岸。
- 滩急:急流险滩。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道在:正道存在。
- 痛怀沙:指为过去的苦难而痛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任宰相。他的诗歌多反映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风格质朴,情感真挚。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闲暇时,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时政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寇准在某个水阁闲望时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自然画面。首句“务简凭危槛,凝然感物华”即展现了诗人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中间两句“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通过对孤村和渔家的描绘,增添了一丝凄凉和远离尘嚣的意味。后两句“滩急舟难渡,山高日易斜”则通过自然景观的险峻,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和时光的流逝。最后两句“明时如道在,焉复痛怀沙”则是对时政的隐晦批评,表达了诗人对正道的坚持和对过去苦难的释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务简凭危槛”:诗人过着简朴的生活,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
- “凝然感物华”:静静地感受着自然的美景。
- “孤村经野烧”:孤零零的村庄经历了野火。
- “极浦见渔家”:远处的海岸边可以看到渔民的家。
- “滩急舟难渡”:急流险滩让船只难以渡过。
- “山高日易斜”:高山之上太阳也容易西斜。
- “明时如道在”: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如果正道存在。
- “焉复痛怀沙”:又何必再为过去的苦难而痛心呢?
修辞手法:
- 比喻:“滩急舟难渡”比喻人生的艰难。
- 拟人:“山高日易斜”赋予太阳以人的行为,暗示时光的流逝。
- 对仗:“孤村经野烧,极浦见渔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关切。诗中隐含了对正道的坚持和对过去苦难的释怀,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政治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槛:高高的栏杆,象征着诗人简朴的生活和高远的视野。
- 物华:自然的美景,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野烧:野火,象征着破坏和变迁。
- 极浦:远处的海岸,象征着远离尘嚣和追求宁静。
- 滩急:急流险滩,象征着人生的艰难。
- 山高:高山,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不易达到的目标。
- 日易斜:太阳西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危槛”指的是什么? A. 高高的栏杆 B. 危险的桥梁 C. 高大的山峰 D. 危险的悬崖
-
诗中的“物华”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自然的美景 C. 人物的才华 D. 物质的华丽
-
诗中的“野烧”象征着什么? A. 自然的美景 B. 破坏和变迁 C. 野外的篝火 D. 野外的战斗
-
诗中的“明时如道在”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正道存在 B. 在明亮的时刻,道路清晰 C. 在明亮的时刻,正道存在 D. 在政治清明的时代,道路清晰
答案:
- A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寇准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