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御制祀后土》
时间: 2025-01-06 12:02: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御制祀后土 寇准 〔宋代〕
临晋迎清跸,灵坛备克禋。 荐诚祠后土,求福为蒸民。 展义王猷远,推恩庆赐均。 千官陪汉祀,万国奉虞巡。 仗卫明初日,郊原丽上春。 花飞函谷路,柳暗大阳津。 宿麦深藏雉,柔桑远映人。 河流回二陕,山势壮三秦。 箫鼓闻睢上,旌旗过渭滨。 天声惊远野,兵气慑边邻。 在镐皇欢洽,横汾睿藻新。 周南惭滞迹,空想属车尘。
白话文翻译:
在晋地迎接皇帝的清跸,准备祭祀的灵坛。 诚心祭祀后土,祈求福祉为百姓。 展现正义,王道远播,推恩赐福,公平分配。 千官陪同汉朝祭祀,万国追随虞舜巡游。 仪仗卫队映照初升的太阳,郊外原野春光明媚。 花瓣飘飞在函谷关的路上,柳树荫蔽大阳津。 冬麦深处藏着野鸡,柔嫩的桑叶远远映照着人影。 河流环绕二陕,山势雄壮三秦。 箫鼓声在睢水之上回荡,旌旗飘过渭水之滨。 天上的声音惊动远野,兵威震慑边疆邻国。 在镐京皇帝欢聚,横汾河上智慧的诗篇新。 周南之地我感到惭愧,只能空想追随皇帝的车尘。
注释:
- 清跸:指皇帝出行时的清净警跸。
- 克禋:指祭祀时的一种仪式。
- 蒸民:指百姓。
- 王猷:指王道,即君主的德政。
- 汉祀:指汉朝的祭祀仪式。
- 虞巡:指古代传说中的虞舜巡游。
- 函谷路:指函谷关的道路。
- 大阳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宿麦:指冬麦。
- 三秦:指古代秦地的三个部分。
- 睢上:指睢水之上。
- 渭滨:指渭水之滨。
- 在镐:指在镐京,即长安。
- 横汾:指横渡汾河。
- 周南:指周朝南部的地区。
- 属车尘:指追随皇帝的车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寇准的诗多写景咏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宋代皇帝祭祀后土时所作的和诗。后土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地神,祭祀后土是古代帝王的重要仪式,用以祈求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福祉。寇准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祈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祭祀后土的盛大场面,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如“花飞函谷路”、“柳暗大阳津”等,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同时也暗示了国家的昌盛。寇准在诗中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祈愿,展现了他作为臣子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晋迎清跸,灵坛备克禋。”:在晋地迎接皇帝的清跸,准备祭祀的灵坛。
- “荐诚祠后土,求福为蒸民。”:诚心祭祀后土,祈求福祉为百姓。
- “展义王猷远,推恩庆赐均。”:展现正义,王道远播,推恩赐福,公平分配。
- “千官陪汉祀,万国奉虞巡。”:千官陪同汉朝祭祀,万国追随虞舜巡游。
- “仗卫明初日,郊原丽上春。”:仪仗卫队映照初升的太阳,郊外原野春光明媚。
- “花飞函谷路,柳暗大阳津。”:花瓣飘飞在函谷关的路上,柳树荫蔽大阳津。
- “宿麦深藏雉,柔桑远映人。”:冬麦深处藏着野鸡,柔嫩的桑叶远远映照着人影。
- “河流回二陕,山势壮三秦。”:河流环绕二陕,山势雄壮三秦。
- “箫鼓闻睢上,旌旗过渭滨。”:箫鼓声在睢水之上回荡,旌旗飘过渭水之滨。
- “天声惊远野,兵气慑边邻。”:天上的声音惊动远野,兵威震慑边疆邻国。
- “在镐皇欢洽,横汾睿藻新。”:在镐京皇帝欢聚,横汾河上智慧的诗篇新。
- “周南惭滞迹,空想属车尘。”:周南之地我感到惭愧,只能空想追随皇帝的车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飞函谷路”比喻春天的美景。
- 对仗:如“仗卫明初日,郊原丽上春”中的对仗。
- 拟人:如“柳暗大阳津”中的拟人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祈愿,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花、柳、宿麦、柔桑、河流、山势、箫鼓、旌旗、天声、兵气。
-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象征了国家的繁荣和皇帝的威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跸”是指什么? A. 皇帝的仪仗 B. 皇帝的警跸 C. 皇帝的祭祀 D. 皇帝的车驾
-
“荐诚祠后土”中的“后土”是指什么? A. 地神 B. 天神 C. 山神 D. 水神
-
诗中提到的“函谷路”是指什么地方? A. 函谷关 B. 大阳津 C. 睢水 D. 渭水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描绘了边塞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诗词对比:
- 寇准的《和御制祀后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寇准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祈愿,而杜甫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寇准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