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

时间: 2025-01-01 16:41:58

尘境纷纷俗累增,故寻幽径访南能。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余暇得陪僧。

棋中得失何时了,一局输赢未可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心亭
陈瓘 〔宋代〕

尘境纷纷俗累增,故寻幽径访南能。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余暇得陪僧。
棋中得失何时了,一局输赢未可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俗的逃避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尘世的纷扰,让人心烦意乱,因此诗人选择了幽静的小道,前往南边的湖心亭。湖水浩瀚,绿意盎然,寺庙的建筑高低错落,仿佛不需要计算层次。老诗人吟咏新的诗作,给来访的客人带来了恼人的感觉,让你在闲暇时光陪着和尚。围棋的输赢又何时才能了结呢?一局棋的胜负并不能随便判断。


注释:

  • 尘境:指世俗的环境,充满尘嚣与烦恼。
  • 幽径:幽静的小路,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浩渺:形容湖水广阔而深邃。
  • 高低不计层:形容寺庙的建筑错落有致,不拘泥于高度的计算。
  • 恼客:让来访的客人感到恼火或困扰。
  • 棋中得失:围棋中胜负的得失。

典故解析: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棋”作为一种文人雅玩的活动在古代文人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围棋不仅是技艺的较量,也常被视为哲理的象征,反映了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生活在文人雅士众多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隐逸思想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湖心亭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湖心亭》是一首充满宁静气息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湖水的浩渺与寺庙的高低错落,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诗中的“尘境纷纷俗累增”一句,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不满与逃避。这种逃避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选择幽静的环境,访寻南能,体现了其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于文化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中提到的“诗老新吟工恼客”,既反映了文人间的交流与碰撞,也透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最后以“棋中得失何时了”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诗的哲理意味,围棋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诗人用此来引发人们对人生得失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既有对外部环境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感受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尘境纷纷俗累增:世俗的纷扰与烦恼越来越多。
  2. 故寻幽径访南能:所以选择幽静的小路,前往南边的湖心亭。
  3. 湖波浩渺无穷绿:湖水浩渺,绿意无限。
  4. 寺屋高低不计层:寺庙的建筑高低错落,仿佛不必去计较层次。
  5. 诗老新吟工恼客:老诗人吟咏新的诗作,让来访的客人感到困扰。
  6. 使君余暇得陪僧:让你在闲暇时光陪伴和尚。
  7. 棋中得失何时了:围棋的胜负何时才能了结?
  8. 一局输赢未可凭:一局棋的输赢并不能随便判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浩渺的绿色,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文化交流的思考,同时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意象分析:

  • 湖水:象征宁静与深邃,代表诗人内心的宁静追求。
  • 寺庙:象征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围棋:象征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引发对人生得失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尘境纷纷俗累增”表达了什么?

    • A. 对世俗生活的赞美
    • B.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C. 对自然环境的向往
    • D. 对文化的追求
  2. 诗中的“棋中得失何时了”隐喻什么?

    • A. 人生的胜负
    • B. 游戏的结束
    • C. 生活的平静
    • D. 游玩的乐趣
  3. 诗人选择湖心亭的原因是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寻求宁静和隐逸
    • C. 社交活动
    • D. 学习诗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题西林壁》——慧忠

诗词对比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湖泊的美景,但更加强调了自然的变幻与人心的感受。
  • 陈瓘与苏轼的风格有所不同,前者更偏向隐逸与哲理思考,后者则注重抒发个体情感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化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