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白云觅茶》

时间: 2024-09-19 21:36:08

忆别白云筍渐长,而今想见出梢墙。

道人寄我不忘我,盍寄茶瓯洗睡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别白云筍渐长,而今想见出梢墙。道人寄我不忘我,盍寄茶瓯洗睡肓。

白话文翻译:

回忆起离别时白云下的竹笋渐渐长高,如今想象它们已经伸出墙头。道士寄信给我,不忘我,何不寄些茶来洗去我的睡意和迷茫。

注释:

  • 忆别:回忆离别之时。
  • 白云:指白云山,或泛指高远的山。
  • 筍:竹笋。
  • 渐长:逐渐长高。
  • 出梢墙:伸出墙头。
  • 道人:指修道之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相识。
  • 寄我:给我寄信。
  • 不忘我:没有忘记我。
  • 盍:何不。
  • 茶瓯:茶碗,此处指茶。
  • 洗睡肓:洗去睡意和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远离家乡时,怀念旧友和自然景物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怀念。通过回忆和想象,作者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怀念。首句“忆别白云筍渐长”,通过回忆离别时的情景,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长。次句“而今想见出梢墙”,则通过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后两句“道人寄我不忘我,盍寄茶瓯洗睡肓”,则巧妙地将友人的关心与茶的清新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清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深厚感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别白云筍渐长”:作者回忆离别时的情景,白云下的竹笋逐渐长高,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生长。
  2. “而今想见出梢墙”:通过想象,作者描绘了竹笋伸出墙头的景象,展现了生机和希望。
  3. “道人寄我不忘我”:道士寄信给作者,表达了对作者的关心和不忘。
  4. “盍寄茶瓯洗睡肓”:作者希望道士能寄些茶来,洗去自己的睡意和迷茫,表达了对清新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竹笋的生长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竹笋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和动态。
  • 对仗:诗句中的“忆别”与“而今”,“白云”与“梢墙”等词语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景物的怀念,以及对清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回忆和想象,作者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云:象征高远和纯洁。
  • 竹笋:象征生长和希望。
  • 梢墙:象征界限和突破。
  • 茶瓯:象征清新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忆别白云筍渐长”中的“筍”指的是什么? A. 竹笋 B. 树木 C. 草 D. 花
  2. 诗中“道人寄我不忘我”表达了什么? A. 道士对作者的关心 B. 道士对作者的遗忘 C. 道士对作者的冷漠 D. 道士对作者的嫉妒
  3. 诗中“盍寄茶瓯洗睡肓”中的“盍”是什么意思? A. 何不 B. 何时 C. 何处 D. 何事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和清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赵蕃《寄白云觅茶》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但赵蕃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赵蕃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