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夫子道中庸,谁言世不容。
山河开正气,江海辱高踪。
竹素期千载,梅花又一冬。
永怀金玉韵,无计久相从。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所倡导的中庸之道,难道有人会说这个世界不接受吗?山河展现了正气,江海却贬低了高洁的踪迹。竹子保持素雅的品质,梅花却只能再过一个冬天。心中永远怀念那金玉般的韵致,却无计长久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夫子:古代对有学识或有德行的人的尊称。
- 中庸:指一种适度、平衡的处世原则。
- 正气:指正直、清白的风气。
- 高踪:高洁的品行或声望。
- 竹素:竹子的素雅,象征高洁的品质。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的花,冬天开花。
- 金玉韵:比喻美好的诗文或音乐的韵律。
典故解析:
- 中庸:源自儒家经典《中庸》,强调和谐、适度的处世哲学。
- 山河开正气:指自然景观展示出正直的风气,可能与《诗经》中对自然的赞美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年-1526年),字希哲,号慎独,晚号“八尺布衣”,明代著名书法家、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文,尤其以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且多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期。诗人以中庸之道为主题,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庸”为核心,开篇即引入儒家思想,表现出对理想道德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山河与江海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性之美的对比,隐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竹子与梅花的意象则进一步强化了高洁与坚韧的主题,传达出对理想品质的渴望与追求。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透过“永怀金玉韵”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向往,然而又感到无奈,无法持久地与之相伴,这种情感的纠葛使得全诗增添了几分哀伤与思索的深度。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境深远,体现了祝允明对中庸之道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夫子道中庸:开篇即提到中庸之道,强调其重要性。
- 谁言世不容:反问世人是否真的无法接受中庸,表现出一种无奈。
- 山河开正气:自然景观的壮丽与正气,象征着理想的世界。
- 江海辱高踪:对比之下,江海的贬低体现了世俗对高洁品行的轻视。
- 竹素期千载:竹子的清高素雅,象征着持久的理想。
- 梅花又一冬:梅花在寒冬中开放,代表着坚韧与希望。
- 永怀金玉韵: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 无计久相从: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持久伴随理想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山河与江海的对比,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竹子与梅花分别象征清高与坚韧的品质。
- 反问:通过反问激发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中庸之道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对高洁品行的渴望与追求,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环境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壮丽与正气。
- 江海:象征世俗与贬低。
- 竹:象征清高与质朴。
- 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金玉韵:象征美好与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中庸”指的是什么? a) 极端行为
b) 适度、平衡的处世原则
c) 追求财富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山河”与“江海”有什么对比? a) 美与丑
b) 正气与辱高踪
c) 自然与人造
答案:b -
诗中的竹子象征什么? a) 坚韧
b) 清高
c) 富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祝允明与王安石:两位诗人在对自然与人性之间的思考上有所相似,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运用了梅花意象,表达了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在形式上,王安石的诗更为婉约,而祝允明的诗则显得哲理更为深厚。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祝允明研究》
- 《中庸与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