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四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梨埒当千户,渔防拥万头。
宁须一网尽,不为百人留。
密雨点急水,惊风擘系舟。
百年供转徙,因病得夷犹。
白话文翻译:
梨园的鱼群像千户人家一样密集,渔防的水域则拥挤着成千上万的鱼。
宁愿用一网把它们都捕尽,不愿意留下百人所需的那点。
细密的雨点打在急流上,惊风撕扯着我的小舟。
漂泊了一辈子,因病而得以安宁。
注释:
- 梨埒:指梨园,水边的鱼群聚集地。
- 千户:形容鱼群非常多。
- 渔防:渔网防护,指用于捕鱼的工具或区域。
- 宁须:宁可,情愿。
- 网尽:捕尽所有的意思。
- 百人留:指百人所需,形容数量之少。
- 密雨:细密的雨。
- 点急水:雨点落在急流上。
- 惊风:突如其来的风。
- 擘系舟:指风暴撕扯着系在岸边的小舟。
- 百年供转徙:一生都在漂泊。
- 因病得夷犹:因病而获得了一丝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约1040年-1110年),字德明,号云山,宋代诗人,性情清高,重视诗歌的内容与形式。他的诗风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追求诗歌的自然与真实。
创作背景:
《秋怀四首》创作于诗人晚年,结合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反思。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和漂泊后,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孤独,表达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通过“梨埒当千户,渔防拥万头”展示了丰收的景象,描绘了秋季的丰盈,仿佛鱼群的繁多象征着生活的多样与丰富。然而,接下来的“宁须一网尽,不为百人留”则暗示了对人情的冷漠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诗人对世事的淡薄与超脱。
诗中“密雨点急水,惊风擘系舟”描绘了秋天的恶劣天气,风雨交加的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波动的反映。细密的雨点与急流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紧迫感,似乎在暗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百年供转徙,因病得夷犹”则是对人生旅途的总结,经历了百年的漂泊,因病而得安宁,流露出一丝对生活的无奈与释然。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深邃的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梨埒当千户: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体现自然的富饶。
- 渔防拥万头:强化了鱼群的多,反映生活的丰富。
- 宁须一网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选择与决断。
- 不为百人留:强调了对人情的淡漠与冷静。
- 密雨点急水:描绘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暗示人生的波折。
- 惊风擘系舟:展现了风雨的冲击,象征内心的动荡。
- 百年供转徙:总结人生的漂泊与无常。
- 因病得夷犹:体现出对生命的释然与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群比作千户人家,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风雨赋予情感,增强了自然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诗人以渔夫的视角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人生的无常,展现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埒:象征丰收与生命的繁荣。
- 渔防:象征生活的庇护与对未来的期望。
- 密雨:象征着人生中的挫折与考验。
- 惊风:象征着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内心的动荡。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环境与个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个人奋斗
- B. 自然描写
- C. 人生哲学
-
“宁须一网尽”中“须”的意思是?
- A. 必须
- B. 需要
- C. 宁可
-
诗中“密雨点急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祥和的自然
- B. 恶劣的天气
- C. 宁静的湖面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反映了人生的感慨与自然的描写。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对孤独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陈师道《秋怀四首》 vs 杜甫《登高》:两者都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陈师道更侧重个人情感与社会冷漠,而杜甫则更强调时代背景下的个人苦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收录宋代诗人的重要作品。
- 《古典诗词鉴赏》 - 解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