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寒砧》
时间: 2025-01-19 21:38:5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龙吟·寒砧
作者:陈家庆 〔清代〕
素商时序飞来,西风渐觉关河小。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栈道排云,军书如雪,梦随能道。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征袍冷,刀环啸。如水幽情夜悄。趁无人霜砧自捣。银塘月漫,罗衣风袭,盈盈倦了。锦字谁凭,韶华难再,何时归早。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
白话文翻译
时光如水般流逝,西风渐起,关河的景色显得渺小。大雁在长空飞过,深林中的树木逐渐落下,秋天显得格外空旷。栈道上云雾缭绕,军书如雪般纷飞,梦境随风而逝。叹息每年万里征途,他乡的瘦马,征袍已冷,刀环声啸。夜深如水,情思幽远。趁着无人时,霜砧自捣。银塘的月光洒满大地,罗衣在风中轻扬,心中已然疲倦。谁来凭借这锦字,韶华难再,何时能够早归?看那无双的美色,明日的菱镜,必然催人老去。
注释
- 素商:指秋天的音调或乐曲,寓意秋意浓厚。
- 长天雁过:形容大雁在长空飞过,暗示思乡之情。
- 刀环啸:指军中武器的声音,表现出战事的紧张。
- 霜砧:指霜打的砧板,象征孤独和冷清。
- 锦字:指华丽的文字,可能暗指诗文或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冷暖,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展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清代,正值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用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龙吟·寒砧》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复杂,诗人以“素商时序飞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意浓厚的场景。秋天的西风、飞过的大雁、渐落的树木,都在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思乡的愁苦。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一句,生动描绘了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辛苦,显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接下来,诗人通过“趁无人霜砧自捣”暗示孤独与寂静,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结尾部分,诗人提及“明朝菱镜,定催人老”,不仅感叹时间的流逝,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整首词情景交融,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素商时序飞来”:以秋天的乐曲引入,象征时光的流逝。
- “西风渐觉关河小”:西风吹起,关河的壮丽在秋风中显得渺小。
- “长天雁过,深林落木,玉天秋渺”: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孤独和思乡。
- “栈道排云,军书如雪”:展示战争的景象,士兵的艰辛。
- “叹年年万里,他乡瘦马”:感叹每年都要远行,思乡之情愈发浓厚。
- “如水幽情夜悄”:夜深时分,情绪如水般幽静。
- “趁无人霜砧自捣”:在无人之际,独自捣蒜,暗示孤独。
- “银塘月漫,罗衣风袭”:描绘月光下的情景,风袭罗衣,增添了秋夜的寂寥。
- “锦字谁凭,韶华难再”:对往昔的怀念,时光已无法重来。
- “看无双颜色,明朝菱镜,定催人老”:感叹美好事物的短暂,时间催人老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水幽情”,将情感比作水,形象生动。
- 拟人:如“刀环啸”,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多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大雁:象征着思乡与离别。
- 霜砧:象征孤独与冷清。
- 银塘月: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素商”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乐曲
B. 秋天的乐曲
C. 冬天的乐曲
D. 夏天的乐曲 -
“趁无人霜砧自捣”表达了诗人的怎样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
诗中提到的大雁象征什么?
A. 繁荣
B. 思乡
C. 战争
D. 自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与陈家庆《水龙吟·寒砧》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辛弃疾更多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陈家庆则更关注对故乡的思念与战争的哀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词曲研究》